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2月22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三言兩語:檢舉失範有獎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2-22]
放大圖片

茂 蘭

 前兩天某報專欄裡提到,中國邏輯學會、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等單位,去年5月發起了「全國報刊邏輯語言應用病例有獎徵集活動」。文中談到「內地的語言規範問題,再次受到關注,主要原因當然是中國的開放速度加快,受到現代科技和西方語言文化的影響的速度同樣加快,社會生活與社會公共語言在越來越活躍的同時,邏輯混亂,語言失範的問題亦越來越嚴重。」

 筆者是普通話教師,每天跟學生說什麼是規範的,什麼是不規範的,久而久之容易患上「語言教師病」,即對語音、辭彙和語法三個方面是否符合規範過分執著,導致脫離實際鑽進牛角尖。

 隨著社會的急劇變化,東西方文化交流、南北兩地的頻密交往,普通話在語音、辭彙、語法三個方面都在發生變化。而變得最快、最大的是辭彙。記得十年前有北京朋友來香港觀光,對這裡的人把「活魚活蝦」叫做「生猛海鮮」嘖嘖稱奇,不但是「生」,還要來個「猛」字,非常有意思。十年後的今天,粵菜在北方越來越流行,廣東酒樓越開越多,而且都標榜有「生猛海鮮」供應,北方人對這個詞已經見怪不怪。

 大家都知道,普通話的辭彙是以北方方言為基礎的。《現代漢語詞典》中收集了很多方言詞,在考試的時後,說話中帶了這些方言詞,會被扣分。像一個「蠻」字,原來應是個上海方言詞,但已被普遍使用,在台灣地區特別流行,大家都聽得懂,只是考試的時候不能用。北京口語裡有個「摳門兒」的說法,即「吝嗇」的意思,我也會教學生說,但嚴格來說這是個方言詞。

 來港時間長的外省人士,他們在說普通話的時候,多半會有「失範」的現象。就是用普通話的語音去說廣東話的辭彙,或者語序廣東話化。比如說,「這個事情搞定(搞掂)了」、「吃多一點」等等。

 記得有一次,到一個公務員普通話培訓班裡聽課,老師是個地道的北京人,她在點名時卻把學員叫作「陳生」「黃生」「李太」……。大概老師認為這樣稱呼學員會親切一點,但聽起來卻很彆扭。

 類似的現象和例子很多,作為語言教師應怎麼在「規範」與「失範」之間拿個平衡,值得深思。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