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2月26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A股烚烚 內地炒股八險招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2-26]
放大圖片

本報記者 荊才

 A股春節長假後今日復市,能否開「紅盤」成為內地及本港投資者矚目的話題,事關A股的走勢,將牽動內地炒港股熱錢的去向,多少會影響到港股的表現。 雖然在新春長假前,央行突宣布調升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至10%,但基於內地儲蓄金額數倍於股票市值,資金泛濫而缺乏出路,內地專家對A股今日可以紅盤高開仍然樂觀,即使下跌,也可短期內收復失地。部分股民亦預言:「股市跌不了」、「震盪愈大,機會愈多」。

內地今開市多料見紅盤

 事實上,內地股市從前年年中的998點起步,到新春長假前最後一個交易日(2月16日)迫近3000點,大升了200%。儘管在監管機構近期出口術及將對開戶者採取實名制並拍照的「降溫」措施後,令股市在上月經歷大幅波動,但不少個股仍有幾倍甚至十幾倍的漲幅。巨大的財富效應,讓不少投資者忘記了之前熊市的痛苦而再度瘋狂!去年歲末以來井噴式增長的股指引發了「全民皆股」的熱潮,各地證券營業廳門前紛紛出現排起長龍等待開戶的壯觀景象。

 今年元旦過後,投資者入市熱情更高漲,不少營業部出現久違的排長隊開戶現象。根據中國證券登記最新數據,1月份新開戶數超過138萬戶,是去年12月份新開戶數的2.34倍,已超過2003年和2005年的全年新開戶數。去年12月份新開戶數創下了當年月開戶數最高紀錄。2006年中國證券業實現營業收入約600億元(人民幣,下同),淨利達255億元,其中19家創新類券商淨利達161億元。內地證券公司扭轉了連續虧損4年的局面,獲得前所未有的最佳表現。

  以上數據從另一個側面揭示了中國股市火爆、「全民皆股」下蘊藏的風險。有些股民將房產典當,借貸承受著高息的負擔,不顧一切地動用所有資金炒股。這些透支和借貸炒股的人中不乏新股民,他們大多表現極為自信,而這種投資行為是非常冒險的。而股民奇招百出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在市場中博一把。

奇招一 加按套現炒股

 近日,深圳、江蘇、浙江等地頻繁出現有投資人通過房產抵押貸款「加按揭」方式套現投資股市的情況。「我們可以做到加按揭提現,最快10天左右就能拿到現金。」上海一家大型中介機構負責人說,上個月經他親手辦理的這種業務有好幾筆,其中一個位於上海浦東區核心地段的物業,僅通過「加按揭」方式套現金額就高達200萬元。在股市投資一片火熱的情況下,「加按揭」已成為投資人又一融資渠道。

出假證明成新服務

 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人士坦言,利用「加按揭」獲取資金炒股的現象並不能杜絕,尤其是在某些房貸風險控制比較薄弱的銀行,為在短期內搶佔市場份額,有可能放寬審查力度。「加按揭」貸款在用途上可用於房屋裝修,因此幫助貸款人出具假的裝修證明就成為了中介機構的又一「特殊服務」。 

 隨著越來越多銀行加入到按揭貸款競爭中,中小銀行的業務拓展更為艱難。由此引發的貸款品種創新直接導致最近三個月以來,轉加按揭業務同比增長速度非常快。

奇招二 巨額典當炒股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典當業伴隨著股市的火爆逐漸升溫。據一些業內人估計,目前通過典當投資股票和基金的資金至少已達數十億元,並且這一數目還在繼續增長。而專家認為,利用典當資金投資風險太大,投資者應保持理性。

 根據北京幾大典當行統計,近月以來,其業務量比平時增長了二到三成。房產典當業務增長更明顯,而且超過三成的房產典當客戶都是用換到的資金去炒股或者投資基金。

房產典當增長快速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發展機遇,部分典當行甚至專門為此推出了新的特色服務。北京一家典當行的公告稱,該公司新推出典當房產、炒股盈利的新型典當理念,實行當天放款,以幫助投資者盡快入市。一家典當行的店員表示,典當炒股相當於負債投資,而向典當行借款的成本一般高於銀行貸款,並且時間較短,只有在行情較好的情況下投資者才有可能獲利。一旦行情出現逆轉,投資者可能血本無歸。

奇招三 信用卡透支曲線炒股

 張先生兩口子乘著在金融公司工作的優勢,去年一直在用信用卡透支的方法投資基金和炒股票,結果收益竟達到10萬元。

 利用公司的POS機,可以刷卡買基金,這一年他們一共辦了10張信用卡,透支額度都是最高的5萬元。張先生說,刷卡買基金有很多技巧,最好的辦法就是買貨幣市場基金。這種基金贖回周期最短,只要一個工作日,現金就能回到自己的帳戶,而買股票基金的贖回期至少要3天時間。用套出的這筆錢就可以直接投入股市了。等到50天的時候再把股票賣出,把錢還給銀行。

買基金套現 50天內還錢

 張先生的10張信用卡去年就是這樣刷來刷去,有的買基金有的買股票,不亦樂乎。

奇招四 銀行信貸炒股

中國股市從牛到熊、從熊到牛的大幅起落,讓股民付出了上萬億元的代價,卻仍沒有讓有關部門學會如何防範金融風險,從銀行掏錢、在股市賺錢的風險轉嫁遊戲又重演。

輕鬆貸款 不限用途

 內地傳媒對信貸資金違規入市手法起底的報道中指出,這是一場「集體的狂歡」。自去年牛市降臨之時,銀行分行對VIP個人客戶就提高了貸款額度,如政府機構或事業機構官員,局級可貸到80萬元,處級40萬,一般員工也可貸款20萬元到30萬元不等。這些貸款通過不限用途的綜合消費貸款項下以及房地產抵押貸款項下進行。而一些銀行的內部員工也可以輕鬆拿到貸款,工作幾年的老員工,隨便一個名目就能拿到幾十萬元,根本不管具體用途,多數挪作炒股。 不僅如此,有關係的機構客戶也能從該行獲得貸款。

奇招五 動用定存炒股

 伴隨著股市的火爆,儲蓄存款增幅明顯減緩,2006年居民戶存款同比少增1125億元。近段時間在銀行營業部不難看到,許多儲戶排著長隊,手裡攥著填好的銀行轉賬單和基金申購單。「這段時間,營業部傳統的儲蓄存款業務減少了許多,碰到新股和基金上市,每天接待的客戶起碼有一半以上是取錢去炒股票和買基金的。」一位銀行櫃台工作人員說。

投資市場牽動儲蓄流向

 「以前我把所有的錢都存在銀行,並且不少是定期。」在一家大型國企上班的張小姐自從去年8月底買了基金之後,就一直為基金收益的節節攀升而高興。當時,她花3萬元以每份1.02元申購的一隻股票型基金,現在的收益率已達70%以上。「與其讓存款躺在銀行吃低利息,不如拿出一些來分享牛市的高收益。」張小姐的話道出了許多人的想法。

奇招六 溫州組團炒基金

 在溫州申銀萬國證券營業部,其今年20多天來基金銷售額已高達2.5億元,而去年該營業部全年基金銷售額才3億元。營業部開戶大廳裡人群川流不息,熱鬧如農貿市場,不少客戶還要等到第二天才能完成開戶。有個人投資者一擲1000萬元購買近期發行的嘉實基金,而一次性認購一兩百萬元的人也不在少數。不少人還拉攏親友組團購買基金!甚至對基金一無所知的普通市民,也紛紛傾囊購買基金。

集親朋資金 進駐大戶室

 這家營業部的大會議室已臨時改成了基金大戶室,供首次投資100萬元以上的基金客戶專用,一些客戶擔心在大廳排隊耽誤買入基金的時機,集合親朋好友的資金組成「炒基團」進駐基金大戶室。

奇招七做實業不如炒基金

 一位女老闆2005年在某銀行貸款時,按照銀行的要求將貸款的一部分拿出來認購基金,作為其獲得貸款的條件,無奈之下,她最終認購了一部分基金。

 2006年中期,她發現手中的基金漲了不少,遠遠超過自己實業投資的收益率。連股票為何物都不知道的她便一口氣將自己在上海、杭州和溫州的五套住房抵押給銀行,獲得的500萬元貸款全部買了基金,結果在今年初的時候獲利近400萬元。

 收益可觀 今年加碼

 一位做工廠的老闆,這兩年的原材料漲價讓他苦不堪言,實業確不好做。後來聽朋友說,最好買基金對沖一下風險,有專家幫你選股。有色金屬漲價的時候就買持有有色金屬股多的基金,只要看對行業就可以賺,風險也不會太大。

這位老闆去年果真投資了部分資金到基金上,不俗的收益讓他今年的投資額增加到了2000多萬元。

奇招八 基金經理建倉保名次

 在深圳,手握巨資的基金經理似乎也感受到資金泡沫的壓力。一位基金經理表示:我個人認為不少股票估值已嚴重偏高,成長性嚴重透支,但是近來每天從全國湧來的認購資金源源不斷,如果我不建倉就有可能在基金排名上落後,市場一跌我就必須進場一部分資金,但是又不敢進太多。

憂申購潮將變贖回潮

 一旦這種資金湧入的勢頭減緩或停止,整個資金推動型的市場就可能迅速掉頭向下,到時候申購潮將變成贖回潮,那就是牛市裡慘烈的「多殺多」,跌四五百點只是幾天的事。他表示,有些大基金現在已經有意控制建倉速度和業績,一方面是控制風險,一方面也是想讓投資者自動贖回,趁機給基金減減肥。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