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2月27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美版「無間」贏4獎 港片創意展「風雲」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2-27]
放大圖片

 ■史高西斯終於成為金像導演。美聯社

 【本報訊】(記者 洪永起、焯羚)港產片《無間道》無緣問鼎奧斯卡,改編自原創港片的荷里活影片《無間道風雲》卻連奪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剪接四獎。消息傳來,港人心裡十分矛盾─港產創意獲殊榮,當然欣喜;但是,為什麼自己偏偏不能出人頭地?問題是:我們懂不懂得發揮創意?尊重創意?原作《無間道》本是一個推銷數年、卻無人問津的劇本,幾經波折拍成電影,在香港電影市道低迷之際上畫,結果高收三千多萬港元,締造票房神話,引起西方注意。它的成功並非一帆風順。

 香港電影業其實大有編劇人才,他們具創意的劇本可能就像當年的《無間道》一樣,靜待賞識。而懂得欣賞港產創意的荷里活大導馬田史高西斯,更懂得在原作基礎上發揮創意,進而奪獎。

 原作編劇之一的莊文強說了句公道話,「其實《無間道風雲》的故事修改了不少,擴大了創作空間,塑造人物性格的細節亦豐富很多,得獎是實至名歸。」

影人稱讚改得好

 著名導演關錦鵬分析,「一部電影的成功,是成功在人物角色的塑造。」原作中關於人性的黑、白、灰等不同階段的描寫,其實是一種世界性的人性描寫,黑白兩道的對疊,不論是香港社會,還是挪用到波士頓黑幫身上,都十分吻合。

 「但《無間道風雲》的人物形象及故事比原作更加細膩豐富。」關錦鵬補充。

 香港金像獎協會榮譽主席張同祖亦指出,「《無間道》肯定了香港的創意,《無間道風雲》的得獎,是因為馬田史高西斯將之提煉成藝術品,給了他生命,《無間道風雲》的劇本其實人物性格都已改變,導演將人物移植到美國社會,融入社會,而不是簡單複製,值得我們學習。」

 《無間道風雲》去年在港上映時,本地觀眾和影評人多指「新不如舊」,甚至指責荷里活版本中太多粗口,有教壞細路之嫌。

 但香港電影人卻大都稱讚新版改得好。資深製作人施南生分析,「馬田史高西斯改得非常成功,除了保留原著的神髓,更將故事成功轉化成另一個不同文化背景的城市。」

 她認為,港產創意受到荷里活青睞並憑此奪大獎,實屬好事。「這證明了香港電影具創意,希望將來有更多出色作品,為港爭光。」

 大導史高西斯顯然懂得發揮。他看中劇本,將「拿來主義」進一步發揮得淋漓盡致,將原作一些粗疏地方,在新版中修整得妥妥貼貼,人物內心層面更豐富。例如,積尼高遜演的黑幫頭子,烘托得更立體。

 人物本是史高西斯的強項,香港影評人舒琪便曾指出,史高西斯注重塑造人物性格,除了前期的劇本外,正式拍攝時還預留大量空間,讓演員在進入狀態後即興排演,互相撞擊,從而發掘人物內在的可能性。

編劇創意不弱欠制度

 另一方面,香港電影似乎已走到空有絕佳創意,卻沒有高水準劇本的境地。

 導演陳木勝則指出,「香港編劇目前出現斷層,現在有一批新編劇正需要時間去成長的。若每間電影公司可以培養在職編劇,以舊帶新的方式讓新人成長,便可以填補編劇不足的漏洞。」

 原作《無間道》極具香港特色,但近年港產片劇本被批評沒有本地特色,關錦鵬認為其中一個原因,是與內地融合的程度過深。「編劇在創作時會考慮適合兩地觀眾口味的內容,以致失去港產片七、八十年代的香港特色,這是一個無可奈何的轉變。」他說。

 張同祖亦同意,「香港電影編劇在創意方面,並不輸蝕給外國,只是有不少劇本未必有人願意投資。一如當年該片監製麥兆輝等人千辛萬苦才找到投資者肯擲錢,成就了《無間道》的成功。」

 張同祖補充:「香港沒有良好制度去保障編劇;編劇沒有原創版權,亦沒有花紅可分。但外國編劇則不同,既可擁有原創版權,亦可分花紅;創作劇本可以令編劇豐衣足食,自然可以讓他們放心投身創作。」

 但他認為,「沒有製作人願意投資,縱然有好編劇,亦無用。」

 正如張同祖所言,港片創意並不輸蝕。除了《無間道》,不少港產片都被荷里活片商買下改編版權。然而,香港除此外,能否吸收外地經驗,完善制度,使創意及劇本更進一層樓,重振香港電影工業雄風?

 期望有朝一日,香港創意劇本直接輸出海外,而非僅版權被買來改編。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