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2月28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他忠於自己的使命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2-28]

——痛悼劉文良兄

彥 火

 劉文良兄遽然而去了。這是劉再復兄從美國多科羅拉州在電話筒捎來的噩耗。再復兄剛接到他身在香港的二弟的電話,告知這個不幸的消息。從再復兄斷斷續續的述說中,大致知道劉文良兄是在二月二十日(年初三)上午十一時許逝世。

 文良走得何其匆匆,他還年輕——五十八歲光景,身體健康,生活十分正常,不喝酒不抽煙,不過夜生活;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我簡直不相信風華正茂的他會撒手而去!

 與文良的結交溯自內地剛剛開放的一九七八年。那年秋季,廖承志邀請香港首批文化界人士到內地參觀考察,由藍真先生帶領,團員有香港主要出版、印刷界和教育界人士。我與文良是相對年輕的兩位,我們一道縱遊大江南北。因份屬同鄉,一路下來,相處融洽無間,也很投契。

 文良是重情義的朋友。他與陳松齡兄共同主持天地圖書公司,出版了不少好書。他廣結善緣,凡是與他打過交道的文友,都盛讚他的為人。月前梁羽生入醫院,我們曾一道去看望。他還熱心地向我建議,將來梁羽生出院,《明報月刊》應該安排一次「金庸梁羽生香江論劍」對話。蔡瀾兄不止一次對我說,他喜歡與閩南人交往。他以文良為表率,認為他不光是出版人,也是值得信任的朋友,對作者一直很友善,所以天地圖書公司凝聚了一大批好作者。

 去年杪,陳松齡兄退休,由他獨挑大樑,主持天地圖書公司。在慶祝天地圖書公司三十周年時,在他與陳松齡共同籌劃、組織下,分別邀請了香港武林兩大巨匠——金庸與梁羽生作主禮嘉賓,成為香港出版界的一段佳話。

 在天地圖書公司三十周年紀念酒會上,文化界聚首一堂,把天地灣仔門市部擠得水洩不通,幾乎沒有轉圜的餘地。我曾對他說:「為什麼不安排在酒店舉辦,三十周年只有一次,而且在你新上任上。」他笑說,在門市舉辦慶祝酒會,是他一力堅持的。我憬然而悟,他是一個低調的人。

 當我攤開稿紙時,映入眼簾的是文良那一朵怡然的笑容。是的,文良是個低調的人,連同他的笑容也是低調的。我從未聽到過他因興奮或諧趣的事而哈哈大笑,不管在別人覺得多麼好笑的事而忍俊不禁,在文良而言,他只是露出淺淺而優雅微笑,不亢不卑;不管是多麼令人惱怒的事,他表現出來,從來是不慍不火;不管是多麼令人焦慮不安的時候,他表現出的表情都是從容不迫……。

 他是恂恂儒者、心平氣和的人。

 文良安於做出版人。他不大寫東西,但他樂於做一個忠心不渝的編者或出版人。有人說:「人既已在生活著,則人就已經不自覺地在執行某種人的使命。」(賀麟:《人生應有的使命》)文良的使命是自覺的。他的使命是一個出版人的使命,出好書的使命。

 他深諳出版的天地是廣闊的,他在蕞爾海島的一爿有限的「天地」,為我們提供了不少的文化精品,這些文化精品的天地將是源遠流長,是無限的。

 文良沒有留下屬於自己的作品,卻讓我們認識作為有自覺使命的人的意義和價值。這是意深饒遠的人生境界。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