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梁冬陽
今年馬拉松賽有破紀錄的人數參加,也有破紀錄的受傷不適人數——達6000人,甚至因此有人入院急救。
為了鼓勵市民提高身體體質,多些人參與本是好事,但既然是比賽則應該有參賽資格。
不過,當日部份參賽者為了湊熱鬧,把馬拉松當作百萬行或嘉年華:拍照、慢行,根本不是比賽,賽程混亂,導致大批參加者在西區海底隧道一帶發生碰撞,由起跑至終點,人阻人,令很多人發揮不到應有的水準。
參加比賽除了挑戰自己之外也應量力而為。如果從來沒有長跑經驗,不應勉強自己。香港人真正堅持長期鍛煉的人不多,參加馬拉松賽必須知己知彼:
1.認識自己的身體狀況:心肺功能、肺活量是否適合跑長途賽。跑馬拉松和行山不同。行山是在沒有壓力沒有競爭者的情況下,作長時間行走,但不等於可以跑足這幾小時。
2.當日的天氣:如溫度、濕度、氣壓、空氣污染指數、途經的路線、斜坡的斜度等等都要注意。事前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平日所跑的路要比比賽的路還要長,而氣溫和濕度更高、更艱苦。中國國家隊運動員會到雲南等高原缺氧的地方訓練,在香港最低限度要多練習,而不是興之所至就上陣。
3.準備運動要做足:香港人做運動前,不習慣做伸展運動。難怪在比賽中,有不少健兒腿部抽筋、肌肉拉傷。
4.穿著棉質兼吸汗透氣的衣服:有些人貪靚穿著牛仔褲去跑,結果腰部臀部被擦傷。
我建議,主辦單位嚴格控制參賽者資格,分兩批參加:一批真正跑馬拉松先起步比賽,另一批似百萬行,大可以一家大小約同親朋好友在某個時段行,互不影響,又可推動全民運動,還可籌款幫助有需要的人,相得益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