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07年4月14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隨想國:茶文化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4-14]

興 國

 在香港作家聯會的春茗上,遇到了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主任鄭培凱教授,他說他最近編了兩本書,都是講茶文化的,一本是由他任教的大學出版的彩色書,一本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黑白書。我說送我彩色書,黑白書我自己去買。

 幾天後,就收到他寄來的彩色書《茶飲天地寬——茶文化與茶具的審美境界》。翻看之後,立即到商務,看到櫥窗裡正在陳列由他和茶史專家朱自振聯合主編的《中國歷代茶書彙編》的校注本,上下兩冊,封面很秀雅,買了。

 《茶飲天地寬》收集了唐宋元明清五個朝代的茶具,光看那些彩圖,就值得泡一壺好茶,細細品味。最讓我感興趣的,是原來在市面常見的茶壺,幾乎都是明清時代作品的品味,反倒是唐宋時代的茶壺,如果是放在別的書上,相信一定有很多人會誤以為有些是酒壺,用來裝酒的。

 《中國歷代茶書彙編》,收錄了自唐朝陸羽《茶經》以來,至清朝王復禮《茶說》,共計一百一十四種,上下兩冊共一千一百餘頁,都有校注,是研究茶文化不可或缺的工具書。而鄭教授寫的代序《茶書與中國飲茶文化》,看完之後,更可了解中國茶文化的發展概況。比如,大家都知道陸羽的《茶經》,但卻不知道這部書原來也是茶文化的分水嶺,在這之前,飲茶是沒有規矩的,是像喝湯藥那樣喝法的,自陸羽之後,便正式走上了講究之途了。

 我喜歡飲茶,每天都飲。以後飲茶的時候,就可以翻翻這兩本書,增加茶趣和茶知識了。朋友,你也會嗎?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