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4月17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豆棚閒話:衛子夫,為「子」「夫」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4-17]
放大圖片

 ■電視劇《漢武大帝》中的衛子夫和武帝

蘇怡然

 第一次聽說這個名字的時候本能的心一驚,簡簡單單的三個字,卻是多少古往今來中國女子一生的縮影,也是宿命。

 她本來只是一個卑賤的私生女,但是身為女人,她也有自己的武器:姣好的容貌和動人的嗓音。於是她就成了平陽公主家中一名「謳者」——歌女。其實平陽公主那時候正在積極為「數歲無子」的漢武帝輸送美女。只是由於出身的原因,漂亮的子夫卻連備選名單都進不去。然而那天終於到來,武帝路過姐姐家小憩,「既飲,謳者進」,「獨悅衛子夫」。皇帝要一個女人並不難,子夫被召進宮。臨走時平陽公主拍了拍她的背,說「行矣,強飯,勉之!即貴,無相忘。」公主心中是明白後宮險惡與苦難的,於是她才會勸慰子夫無論多難都要記得好好吃飯。

 入宮後的子夫曾經被遺忘了很久,臨別前的「泣涕請出」成了她命運的又一個轉折。當然,除了自己爭氣很快懷有身孕外,沒有另一個人的推波助瀾,怕是她也登不到身為妃子的頂峰。而那個現在看起來很愚蠢的女子,是漢武帝的第一任皇后,陳阿嬌。

 一個皇帝只有在他想一諾千金的時候才誠實守信,年少的時候許下的金屋,到後來變成了一座長門宮,然而他還要說「皇后所為不軌於大義,不得不廢。主當信道以自慰,勿受妄言以生嫌懼。后雖廢,供奉如法,長門無異上宮也。」

 陳皇后究竟做了些什麼?她先是嫉妒得幾次故作自殺,發現沒什麼人搭理她以後乾脆直接找衛子夫家人的麻煩——把衛青給抓了。這下惹惱了漢武帝,你不是抓他嗎,我乾脆就封他為太中大夫,還給了子夫一個名分「夫人」。衛青從此進入了武帝的視野,衛子夫從此有了地位。

 而陳阿嬌卻接著做了一件最不可饒恕的事—玩弄巫蠱之術。漢武帝雖然被奉為一代明君,然而卻對神仙方術癡迷不已。所以這正好撞在對此深信不疑的漢武帝的槍口上,陳后的被廢也就在意料之中了。深究一下原因,還在於她的母親長公主是把劉徹推上王位的決定性人物。但是人總是不喜歡被別人翻舊賬,母女的張揚跋扈,不就是時時刻刻提醒劉徹欠你們的人情嗎?何況當年的東膠王已經是當今皇上。

 更重要的一點是,陳皇后生不出兒子。這是後宮的大忌,沒有子嗣,就沒有立足之地。後來「陳皇后求子,與醫錢凡九千萬,然竟無子」。其實皇帝不寵幸你,求再多的藥又有什麼用呢。陳皇后,也不過又是一個「為子夫」而遭遇悲劇命運的女人罷了。

 衛子夫的「立」多少有些出乎意料,過程非常順利。她所生的劉據是漢武帝登基九年來的第一個兒子,於是武帝欣喜之餘一揮手就把子夫立為皇后,那時候漢武帝基本上已經擺脫了漢初將相大臣由功臣獨霸的局面,竇太后竇嬰都已死,長公主的影響不再,王太后那一廂田蚡也死了,要立一個皇后受到的阻力幾乎沒有。更重要的是在立后的前一年,衛青作為車騎將軍出擊上谷,雖然整體的軍事行動是失敗的,但「衛青至龍城,得胡首虜七百人」,「衛青賜爵關內侯」。這個時候的漢武帝,已經開始著手打造自己的政權班子,隱忍恭謙又極具實用價值的衛青顯然很對漢武帝的口味。在這時候立衛子夫為皇后,是一舉多得的舉措。

 也就在當年的秋天「青為車騎將軍,出雁門,三萬騎擊匈奴,斬首虜數千人」。衛家沒有讓漢武帝失望。就這樣,憑著一個來的正是時候的兒子,衛子夫達到了自己人生的巔峰。

 「生男無喜,生女無憂,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百姓對權貴總有一種本能的諷刺。只是凡事都物極必反。歲月漸遠,韶華不再是所有女子的天敵,而且霍去病的早逝,衛青也先於她離世,皇帝又似乎對太子不甚滿意。

 其實劉據這個太子還是不錯的,在民間頗受好評。只是「上用法嚴,多任深刻吏。太子寬厚,多所平反,雖得百姓心,而用法大臣皆不悅。」「群臣寬厚長者皆附太子,而深酷用法者皆毀之。邪臣多黨羽,故太子譽少而毀多。衛青薨後,臣下無復外家為據,競欲構太子。」得罪小人是悲慘命運的開端。

 聰明的子夫看得很明白,「恐久獲罪,每戒太子,宜留取上意,不應擅有所縱捨」。這裡《通鑒》裡給出了個細節「上聞之,是太子而非皇后」。皇帝依然是皇帝,和對待阿嬌一樣,儘管曾經當這衛青的面說過「聞皇后與太子有不安之意,豈有之邪?可以意曉之。」但當「大事」真的發生的時候,漢武帝還是選擇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對後宮妃子「誣以巫蠱」其實和對前朝大臣「誣以謀反」是一樣常用的套路。況且在此之前,「諸邑公主、陽石公主及皇后弟子長平侯伉皆坐巫蠱誅」。

 子夫不可能覺察不出大禍將至,但是在那時的情況下,她又能怎麼樣呢?太子被形勢逼著謀反,自然是以失敗告終,衛子夫也選擇了自殺。她不得不死。本有機會成為一個傳奇的衛子夫死了,因為她的兒子,也是為了她的夫君。關於衛子夫的結局不太清楚,可是就《史記》和《通鑒》上隻字未提來看,這位皇后並沒有得到歷史的肯定。其實也是正常,所有的後宮女子,除非你做了像呂后,武則天以至後來的慈禧之類改變歷史軌跡的事讓史學家們不得不寫,歷史對女人總是惜墨如金。

 我一直認為衛子夫一家是為漢朝做出過相當貢獻的,子夫為皇后,端莊克己,沒有見到她關於陷害那個妃子的的蜚語,維持了後宮的和平;衛青和霍去病就不用說了,都是一心撲在軍事上,不玩弄權術為非作歹,「天下以賢稱之」。沒有衛子夫,衛青和霍去病就進不了漢武帝的視野。沒有人會把這筆功勞記在衛子夫的身上,她的不得善終,說穿了,還是「子」「夫」的緣故。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