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5月13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生活語絲:于丹說《論語》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5-13]

吳康民

 內地青年教授于丹,因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上講授《論語》和《莊子》,轟動一時,最近還到台灣開講。而由講稿輯錄成書、暢銷破近年內地銷售紀錄。于丹《論語》心得一書,印數已達一百四十萬冊。而我是在今年三月北京購得的,已是第七次印刷,每一次印刷都在十萬冊以上。

 于丹用通俗的語言,結合現代的故事,來解釋《論語》這本孔子的「語錄」。在此道德教育頗為缺乏的中國社會,我認為她的演繹,是有益世道人心的。

 試舉一例。于丹在解釋《論語》中的「子貢問政」,孔子的回答是「足兵、足食、民信之矣」。就是說國家要有足夠的兵力作保衛,要百姓能夠豐衣足食,要百姓對國家有信心。

 子貢再問,「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就是說,不得已而要減去一樣,先減去甚麼。孔子答,「去兵」。去兵,就是解除武裝。這個說法也不是現代許多人所能同意的。子貢又問,再去一個,又是去掉甚麼呢,孔子說,去食。民以食為天,去食不是面臨死亡了嗎?

 於是于丹開始評說了。她說:「評估一個國家是不是真正富強,不能單純看國民生產總值的絕對量和增長速度,更要看每一個老百姓內心的感受——他覺得安全嗎?他快樂嗎?他對他的生活真正有認同嗎?」

 孔子認為,「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于丹的解釋是,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國民對這個國家失去信仰以後的崩潰和渙散。

 這裡說的便是國民的凝聚力的問題,也就是國家意識和民族意識的大問題。《論語》中許多格言都可以古為今用,正是于丹選中了題目,便大有發揮餘地。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