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5月22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影迷故事:印度電影結良緣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5-22]
放大圖片

 ■Kobie與Alan的「印度」愛情故事。

圖/文:武 俠

 這次的「影迷故事」,從印度片開始。

 載歌載舞的寶萊塢(Bollywood)電影,動輒三小時的片長內,總不乏集動作、愛情、懸疑等多種元素於一身,看似毫不相關的各種元素,少不了的是音樂歌舞的喜氣洋洋。

 銀幕上印度電影普天同慶,銀幕下的觀眾同樣可以喜氣洋洋。在網絡中認識的Kobie與Alan,一動一靜,性格南轅北轍,卻因在網絡上討論印度片開始擦出火花。從寶萊塢到歐洲電影,從電影作者到電影史,印度電影不但帶來娛樂,還充當了一回紅娘。

一切從印度開始

 回說這愛情故事。不是很久以前,性格熱情、外向的女主角Kobie首次接觸印度片:「可能是當時有個印度人在追求我吧……我對很多東西都很有興趣,便想了解一下印度究竟是怎樣的,印度電影都在拍些甚麼,於是開始接觸。」

 第一套看的,是從內地買的中文字幕版《Straight from the Heart》,「三個幾鐘頭的戲,有歌舞,有很多動人的愛情故事,也有人生哲理。」當時剛好失業的她,看片、上網,然後便在百老匯電影中心開設的網上討論版中,與網友談論起印度片的種種。

 「當時因為有套印度片《逐鹿人生》(Lagaan)在香港上映,開始有不少人留意。於是結識了一些喜歡印度電影的朋友,大家會一起討論,在重慶大廈買到影碟也會貼文分享。最高峰時期,貼文超過300多篇。」Kobie談起與Alan結識的緣起。

文藝的理科人

 與網友大談寶萊塢商業電影,她卻被Alan關於薩耶哲雷的貼文所吸引。「我們談很多商業電影的東西,Alan卻說薩耶哲雷。這是印度電影大師,但不屬於寶萊塢的,到重慶大廈去,也不會買到薩耶哲雷的戲。」偏偏這樣卻吸引了Kobie:「當時我是有點崇拜他的……他寫薩耶哲雷的文章寫得很好。」

 但Alan非文科出身。他讀物理與數學,當時志願是當數學家;工作是資訊科技,卻對藝術有興趣,喜歡電影,愛聽古典音樂,「所以我一直搞不清楚,為甚麼讀理科的人可以對藝術有這麼大的興趣。」Kobie說。

 「但開始看大家的貼文,我和他之間是搭不上嘴的……除了薩耶哲雷,他和我講的第一套戲是《大都會》,談表現主義。」Kobie說,當時她尚未看過此片,亦有點抗拒黑白片:「覺得電影沒有了顏色便不好看。但《大都會》卻令我大開眼界。後來我找了很多二、三、四十年代不同流派的電影來看,卻因而愛上了早期的黑白片。」

一本書成見證

 後來的發展是,網上關於印度片的討論區無故被刪,已經建立友誼的Kobie、Alan及其他網友卻持續相互之間的交往。「第一次見面是大家一起去聽林以信音樂會,兩三個月後拍拖。」Kobie說:「後來我才發現,即使我們性格完全不一樣,但擁有共同的興趣,話題是永遠都不會完的。」

 「Alan對於哲學、音樂、藝術等都有興趣;我近年來則看多了與歷史、藝術有關的書,看得多些,對電影的理解也有幫助,如看塔可夫斯基的電影,你便會明白他為甚麼會在畫面中放這個畫家的畫,當中的含意是甚麼。但這些書他可能會比我更早看過。」

 2003年夏天開始拍拖,2005年結婚,一起在網上討論印度片的網友送來祝福:「見證我們認識、拍拖的網友,送了一本書給我們,是一本關於印度電影工業從業人員的書,有電影放映員、印度的帳篷放映等。書中的人全部都不是工業中的主要人物,卻都是相關的。」Kobie說,這本書亦成為她與他最珍貴的藏品之一。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