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6月10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南海2號」藏寶逾萬件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6-10]
放大圖片

 ■潛水員正準備下水打撈「南海2號」文物。 本報通訊員李栩 攝

 【本報珠三角新聞中心記者江雨、通訊員徐旭宇、李栩南澳9日電】「今天是我國第二個文化遺產保護日,也是『南海2號』的生日。」廣東省文化廳副廳長景李虎在9日上午於南澳召開的「南海2號」新聞發佈會上宣佈。據考古專家初步推斷,船上有文物上萬件。這條沉船的發現再次轟動了廣東文物考古界,考古專家認為,這是繼廣東在陽江發現「南海1號」的又一次水下考古重大發現。

雲澳派出所所長朱志雄告訴記者,5月25日以來,南澳縣公安邊防大隊雲澳邊防派出所接獲消息,稱當地漁民在捕撈作業時撈起了一批古代瓷陶器;經會同當地公安派出所教育,漁民主動上繳海底文物共計262件。

10件瓷陶器屬三級文物

 隨後,省水下考古專家又在南澳海域撈起同時期古瓷3件,並初步發現有一艘船身保存較完整的古代沉船,在船上及四周發現上萬件瓷器。

 5月29日,經廣東省文物鑒定站專家的鑒定,這批文物跨越宋、元、明三個年代,有盤、碗、罐、碟、瓶、蓋盅等,風格古樸,不少是喇叭口的青花大碗。在最先查封的139件古代瓷陶器中有10件可定為館藏國家三級文物。廣東省文物考古部門迅速將其定名為「南海2號」,並用最短的時間從「南海1號」抽調水下考古人員,趕赴南澳海域鋪排搶救性水下考古發掘工作。

漁民作業時發現「寶藏」

 據打撈漁民吳某介紹,5月25日早上7點多鐘,他們作業的漁船來到南彭列島三點金海域,由於當時他們作業的漁船出現故障,在等待其他漁船送機修零件的同時,他和另一漁民蘇某潛到30米左右深海捕魚作業時,在一處暗礁的沙地邊無意看到有幾個藍色花紋的盤子,出於好奇他將它們打撈起來,吳某感覺當時該地水流並不急,但由於水下能見度低,他只能一米一米的搜索;與吳某相距50米一同作業的蘇某也繼續有所發現,在船主的接應下,相繼打撈上了21件文物。8時30分,南澳縣公安邊防大隊雲澳邊防派出所接到一漁民舉報,迅速組織邊防警官出動,不到半小時就將該漁船控制起來,經說服教育,該漁民上繳了所撈文物,邊防派出所第一時間上報文物保護部門,申請專家進行鑒定。事發後,該所加大了耳目監控。

 26日凌晨2時又接線報稱有船隻在有關海域開展打撈活動,該所所長朱志雄迅速帶領幹警,將在現場作業的粵南澳0108號船控制,並現場查獲了118件古瓷器,確保了該批文物完好無損。

 發現海底文物後,該所迅速成立海上警戒保衛小組,克服人員少、惡劣海況,晝夜對該海域進行布控;與此同時,該所又和同一轄區的公安派出所對群眾開展文物保護相關法律法規教育宣傳,接受宣傳後的群眾主動將所撈獲文物124件上繳,最大限度確保了海底文物不流失。

瓷器主要產自粵東民窯

 雲澳邊防派出所所長朱志雄告訴記者,被查獲的古瓷陶器是南澳縣烏嶼與半潮礁(俗稱「三點金」)之間的海域被漁民無意中打撈起來,有盤、碗、罐、碟、瓶、蓋盅等,青花瓷器較多。記者在發佈會現場看到,其中1件青花麒麟紋碗,底有「大明年造」字樣;青花瓷盤中多有冰裂紋,盤心多繪有牡丹、蓮花、龍、鳳、麒麟、海馬、鳥獸、仕女以及寫著「福」、「義」、「玉」、「木」等字樣圖飾,圖案清晰艷麗,花紋優美,給人以明快、素雅之感。

 經廣東省文物鑒定專家初步鑒定,目前船上出水的近200件瓷器年代介於宋到明之間,主要是產自粵東的民窯,有少量出產於福建漳州、江西景德鎮。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