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7月1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信宜特色產業異彩紛呈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7-01]
放大圖片

本報珠三角新聞中心記者 孫雪、通訊員 周水揚、梁德富

毛紡織業異軍突起

 信宜市抓住機遇,認真做好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工作。現在,全市共引進毛紡織企業605家,從業人員5.9萬人,年產值超10億元,勞務收入4億多元。其中毛紡織龍頭粵昌紡織有限公司在原有5萬錠生產線的基礎上,計劃投資1.5億元再擴建10萬錠紡紗生產線,現在已進入徵地和規劃設計階段,預計項目建成後年產值可達6億元以上。目前,該市正與東莞市大朗鎮聯手創辦東莞大朗(信宜)產業轉移工業園,共建毛紡織產業轉移園區,努力打造粵西乃至全省「毛紡織業大市」。

 礦產開發方興未艾

 信宜市目前已探明的礦產有金、錫、鐵、瓷土、玉石、花崗岩等34種。近年來,該市大力吸引外資和技術參與礦產開發,培育工業新的增長點。全市新發展有色金屬開發企業13家、瓷土礦開採企業21家、花崗岩開採加工企業8家,年新增產值1.2億元。引入著名的紫金礦業投資億元開採信宜東坑金礦、銀岩錫礦、羅罅錫礦,進行金、錫金屬的開採提煉。並將建起2座冶煉廠,投產後年產值達3∼5億元,年稅收超2000多萬元。

 電子電器規模發展

 隨著江東電子城、華田電器、福爾電子擴建,該市電子電器產量、產值大幅提高,形成規模效應。江東電子的節能電磁爐開發和磁性材料擴產項目已投入1千多萬元,投產後年產值超5億元。

 竹器編織遠銷歐美

該市有竹器編織企業近1000家,最高年份出口創匯2億多美元,已成為全國重要的竹器工藝品生產基地。全市25萬農民編織的精美竹器工藝品遠銷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

 南方碧玉熠熠生輝

 信宜市是我國「南方碧玉」唯一產地,玉器工藝品生產已有150多年的歷史。1997年廣東省人民政府賀香港回歸禮品大型玉雕龍船「一帆風順」的成功製作,更使該市玉器聲名遠播。目前全市從事玉器加工、購銷、出口的企業有1000多家,年產值達8億元,該市已成為全國著名的玉器工藝品集散地。

 水電開發位居全省縣級前列

 信宜市境內河流密集,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全市水能蘊藏量達21萬千瓦。目前全市建成小水電站300多座,總裝機容量達19萬千瓦,發電量位居全省縣級前列。

 林產化工榮獲國家金質獎

 信宜市發揮「雲開牌」脂松香榮獲全國林化行業唯一國家金質獎的品牌優勢,先後與日本的大公司合作,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對松香進行深加工,實現了松香產品的多層次增值。該市以松香深加工為主的林產化工業,年總產值達5億多元。

 石板材加工紅紅火火

石板材加工是信宜市近年崛起的資源開發型產業,加工企業已發展到300多家,從業人員近萬人,年產值4億多元。產品銷往香港、台灣和國內各大城市及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

魅力玉都湧新潮

——信宜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紀實

 在連綿不絕的雲開大山腹地,在奔騰不息的黃華江畔,有一片3100多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這,就是素有「南國玉都」、「竹器之鄉」、「水電之鄉」、「山地雞王國」之美稱的信宜市。近年來,該市大力推進實施「工業立市、農業穩市、旅遊旺市、科教興市」發展戰略,掀起了新一輪的發展潮。今日充滿魅力的玉都,正以新的發展理念、新的發展成就、無窮的發展前景為世人矚目。

新興產業蓬勃發展

 工業是經濟支柱。信宜市依托豐富的資源和充足的勞力優勢,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和資源開發型產業,在著力鞏固發展竹器編織、玉器加工、石板材加工、小水電開發和林產化工等傳統支柱產業的同時,信宜市近年來又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不斷優化和提升傳統產業,著力培育和做大做強優勢產業,使整個產業體系尤其是二、三產業中新的產業架構逐步形成:

 一是毛紡織業形成了一定的產業集群。全市擁有毛紡織企業605家,從業人員5.9萬人,年產值超10億元,勞務收入4億多元。二是礦產業正朝有序開發、綜合利用、深度加工的方向發展,成為該市最具發展潛力的產業。全市新發展礦產開發加工企業13家,並有紫金礦業、錫平礦業等一批國內知名企業相繼落戶。隨著這些企業的規模投產,將使該市礦產業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三是旅遊開發如火如荼。信宜市按照「舉生態旗、打山區牌、走開放路、唱旅遊戲、發綠色財」的思路,開發旅遊資源,樹起了旅遊開發的旗幟,成為粵西獨有、廣東馳名的生態旅遊示範基地。其中,主要景區有西江溫泉、天馬山、大仁山、太華山、大霧嶺、鎮隆古城等。2006年,西江溫泉被評為廣東最佳生態溫泉,天馬山被評為廣東最美麗的鄉村旅遊示範區,甲門峽漂流在今年「五.一」實現了對遊客開放,市旅遊服務中心正在動工建設。近兩年「五.一」黃金周入信遊客分別達13.8萬和15.7萬人,直接旅遊收入2160萬元和2860萬元,拉動消費0.9億元和1.2億元。四是房地產業隨著市場的進一步發育和資本進入,已成為推動城市經濟加速發展的最具活力因素之一。去年有遠航步行街、教師新村、玉都新城等一批房地產開發項目先後建成或部分投入使用,建成商品房超過1500套,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現在國內著名的碧桂園房地產公司又落戶該市,開發面積2600多畝。全市房地產開發繼續呈現投資大幅增加、建設項目增多、建設規模擴大的良好發展態勢。

 2006年,全市完成生產總值135億元,比上年增長12.7%,全市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54.1%,財政綜合增長率28.5%,在全省縣域財政中一般預算收入進入了中等水平行列。

新農村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無工不富,務農不窮」。近年來,信宜市結合本地實際,及時引導農業由重數量轉到重質量上來,農業經濟實現增長方式的轉變,農業發展水平獲得較大提高,農民收入穩步增長。

 「三高」農業突飛猛進。目前全市有水果面積78萬畝,南藥28萬畝,竹子38萬畝,形成了較大規模的水果、南藥、竹子生產基地。東部錢排、茶山等鎮種植三華李18.8萬畝,年產量約8.8萬噸,成為全省最大的三華李生產基地。

 龍頭企業雨後春筍。目前該市已有多家國家級、省級農業龍頭企業,產業化經營組織180多家。辦起了荔枝、龍眼、香蕉、三華李、蔬菜、八角、山地雞、瘦肉型豬等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蔬菜基地共9個農產品獲得了廣東省「無公害食品」、國家農業部「無公害食品」認證標誌。「信宜三華李」、「信宜三黃雞」、「怡香」牌優質米已獲得國家商標註冊。

 農村各項事業蓬勃發展。信宜市結合防災抗災改善農民住房,把推進農村泥磚房改造作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去落實。泥磚房改造工程順利推進,全市有96%的農民住上了樓房。積極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全市新建和改造鎮、村農家店150家。鄉村公路建設紮實推進,全市鄉村公路總里程達到4500多公里,有359個村(居)委會實現了鎮通村公路硬底化。農村沼氣建設和改水、改灶、改廁等工程紮實推進;農村教育、文化、衛生等事業的基礎設施建設也不斷完善。

科教興市後勁強大

 信宜市為了建設創新型社會,加大對科教事業的投入,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優先發展教育創造奇跡。該市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近年來先後投入6億多元改造了169所薄弱學校,新建教學樓、科學樓600多幢,全面實現教學用房樓房化。全市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9%。全市普通高中招生人數從2000年的3400人增加到2005年的1.25萬多人。高中在校生三年增加了近兩倍,是全省增幅最大的縣市之一。特別是近年來新建成的佔地1500多畝氣勢恢宏的信宜教育城更是亮點紛呈。教育城裡有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和青少年宮。教育城規模雄偉,環境幽雅,設備先進,成為信宜教育的一個重要示範基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廣東省委副書記、省長黃華華等領導在視察教育城時,都對教育城的建設給予了高度評價。

 該市的教育事業正在不斷提速,大力發展高中教育,在市區形成了以信宜中學為龍頭的五大獨立高中新格局。近四年來累計增加高中學位2.5萬個。高考實現了一年上一個台階,2006年高考上省專線以上人數8485人,是2002年的5.4倍,普通類高考總分800分以上人數達18人,居全省縣級第一。預定在2008年將實現普及高中教育。同時,該市還加大投入,高起點建設市職業技術學校,並以市職業技術學校為平台,整合職教資源,致力打造粵西地區乃至省內有名的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基地。

投資環境日臻完善

 信宜市緊緊抓住省實施東西兩翼起飛和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調整有利時機,千方百計爭取了一批重大項目動工建設,有力拉動了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加,使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長。尤其是交通、電力、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大規模投入,大幅度改善了城鄉發展環境,為新一輪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交通建設方面,洛湛鐵路信宜段於2005年動工,工程建設目前進展順利。公路建設全面完成了境內國道硬底化改造,省道硬底化改造累計完成89.66公里、縣道硬底化改造累計完成256公里,分別完成了應改造里程的83%和85%;鄉村公路硬底化改造累計完成900公里,跨進了全省山區縣(市)前列。

 電力設施方面,近幾年先後建成了220千伏輸變電站1座、110千伏輸變電站3座、35千伏輸變電站4座。累計建成35千伏及以上電壓等級輸變電站16座,容量41.41萬千伏安;城鄉電網線路改造也全面推進。

 水利設施方面,相繼完成的有尚文水庫加固、城區防洪工程城北段續建等一批重要工程項目,正在建設中的有懷鄉引水除險加固工程、城區防洪二期工程、扶曹水庫除險加固改造工程等重點工程項目。此外,市區污水處理廠也正在積極籌劃建設。

 城市建設方面,玉都、梅崗兩大公園續建、紹秀體育館和城區步行街建設、燈光夜市以及錦江、幸福新村肉菜市場的改造和建設,使城區市場佈局進一步完善。新建成中興街、陳錦垌等五個小區,城區道路增加近30公里。市區綠化、亮化、美化、淨化工程成效顯著,市容市貌大為改觀,鞏固和發展了「省衛生城市」成果。2005年,該市連續第四次榮獲「廣東省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稱號。

 產業轉移園區建設穩步推進。東莞大朗(信宜)產業轉移工業園區於去年9月被省批准成為廣東省15個產業轉移工業園區之一。該園區總體規劃面積1萬畝,預計建設期為5年。到目前為止,已投入資金3.3億元進行徵地和分區開發。其中投資1.8億元、佔地150多畝的220千伏輸變電站已在能源供應區建成並投入運行;投資1.4億元、佔地1051畝的毛紡織產業加工區已完成土地平整和供電線路架設;園區內六車道主幹水泥道路鋪設,排水道、排污道砌築以及供水設施等公共工程已基本完成。目前,已有9家企業進入資源加工區正式投入生產;順德域強傢具有限公司已動工在產業轉移園區內建設佔地150畝的標準廠房;現已有12家企業簽訂了合同或入園意向書。

 投資軟環境不斷優化。信宜市成立了投資服務中心,為企業提供「一條龍」辦理證照等服務。先後出台一系列投資優惠政策,政府部門依法行政、依法辦事蔚然成風。玉都信宜,這顆粵西明珠,以耀人的光芒,向人們展示著投資寶地、創業天堂的誘人魅力。

 萬馬奔騰拓平川,鯤鵬展翅競蒼穹。沐浴著新一輪的金色陽光,玉都信宜,這座正在不斷積聚發展新動力的山水城市,將以嶄新的面貌、旺盛的活力,繼往開來,攻堅破難,奮勇前進,譜寫更加壯麗輝煌的樂章!

信宜市概況

 信宜市位於茂名市北部,總面積3101.7平方公里,轄18個鎮和一個街道辦事處,有352個村委會,32個居委會,總人口130多萬人,其中市區人口18萬人。有華僑、港澳台同胞53萬人,是廣東省著名的僑鄉之一。信宜歷史悠久,自南朝梁天監元年(公元502年)開始建置郡縣,迄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信宜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30多種,其中錫、金、鉬儲量較大。銀岩錫礦是全國第三大錫礦;東坑金礦為廣東省第二大金礦;花崗岩總儲量達21億立方米以上;玉石礦是全國唯一的「南方碧玉」。森林覆蓋率達66.8%,鑒江、黃華江、南江發源於信宜。

 改革開放以來,信宜人民依托豐富的資源優勢,山上搞種養,山下搞加工,山外找市場,創出了一條山區特色經濟發展路子,先後發展了竹器編織、山地養雞、水果種植、玉器加工、小水電、松香加工等六大頗具地方特色的傳統支柱產業。山地雞年飼養量超1億隻,被譽為「山地雞王國」;水果種植70多萬畝,年產量40多萬噸,其中三華李由於種植效益好,近年發展迅速,面積已達18萬畝,被評為「中國三華李產業龍頭縣」;鑒江紅糯、南肉桂分別獲得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和名牌產品稱號。玉器加工貿易企業達幾百家,玉器工藝品花色品種多達幾千種,年產值達8億元,被譽為「南國玉都」;全市建成水電站263座,裝機容量達19.17萬千瓦,被評為「全國十五水電農村電氣化市(縣)」;雲開牌松香產品曾獲得全國林產化工產品唯一金質獎。信宜市還連續多年獲得「噸穀市」稱號,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市)、全國農林牧漁業總產量百強縣(市)、全國水果百強縣(市)、全國造林綠化「百佳市」、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治理先進市、全省體育先進市等。近幾年來,信宜市大力實施「工業立市,農業穩市,旅遊旺市,科教興市」的發展戰略,新發展了毛紡織、電子電器、礦產開發、旅遊開發和房地產等一批產業,培育新的增長點,促進了全市經濟社會和諧發展、持續發展。2006年,全市完成生產總值135億元,比上年增長12.7%。全市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54.1%,財政綜合增長率28.5%。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