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7月10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化解教改難題還看孫公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7-10]

曾淵滄博士 香港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

 教育局長換了人。新局長孫明揚當了一輩子官,經驗老到,以解決問題見稱。前局長李國章,或者說是董建華時代留下不少因教改而引起的問題,如今正是孫局長一展身手的時候。

 基本上,教改從教育理想、原則來說是正確的,唯一的問題是改革的過程中,一些人的飯碗被打破了。為了保住飯碗,這些人不得不奮起反抗;再加上政治力量的介入,問題就變得更複雜。

 過去多年,無論是董建華政府,或是曾蔭權政府,對教育經費的投入都年年增加。因此,的確有人摸不著頭腦:教育經費年年增加,為什麼有人會失去飯碗?

 很明顯的,這是資源錯配的問題。很多年前,教育局官員一早就根據香港的整體發展規劃,計劃建設了許多新的學校。當時的計劃完全沒有考慮到香港人口的增長率會放緩,出生率下降。但是,當教育局官員知道出生率下降之後,建新校的計劃並沒有因此而叫停。官員們的解釋是,計劃好了就得執行,誰也不敢拿主意拍板叫停新校的建築。當然,建新校本身也包含著另外一些教育理想,那就是提供更好的讀書環境,香港的確有不少市區學校的設備非常差。教師團體教協也不反對建新校,他們認為學校設備多了,課室多了,可以推行小班教學。不過,教育局官員認為沒有證據證明小班教學的效果非常好,在經濟效應的考慮之下,小班教學沒有推行。於是新建的學校就成了淘汰舊學校的力量。本來如果教育局讓舊學校搬到新建好的校舍,問題仍不嚴重,但是教育局的原則是所有的新校舍的辦校權得經過公開的競爭才能獲得。在公開競爭之下,早已每況愈下的舊學校自然得不到新校舍的辦校權,於是殺校出現了。一殺校,馬上就有人失業,飯碗破了怎麼不會奮勇反抗。反抗的力量凝聚了,政客就正好利用這股力量。

 大興土木地建新校舍,用掉了教育局相當多的資源。錢用來建中小學校舍,自然得削減對大學的資助,於是大學副學士與碩士課程變成自負盈虧。自負盈虧的結果,自然引起一批教副學士課程的講師開始擔心飯碗問題,擔心減薪問題,教育局又招來了一批誓死反抗的力量。

 看來,過去數年許多反對力量都是來自資源分配的問題,錢用來建新校舍導致教師飯碗出問題。當年香港房地產價格大崩潰時,孫公的一個「孫九招」救活了香港樓市。而「孫九招」中最重要的一招就是即時停售居屋。建好的、未建的,全部即時停售。當年孫公的魄力令人拍掌叫好。今日,孫公是否有魄力叫停新校舍的興建,將資源轉到津貼中小學、大學,避免殺校?(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