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狄嘉
往美國旅遊,要從另外一個角度去欣賞。如果沿用去歐洲、東南亞、日本、韓國的標準,會覺得美國是個索然無趣的地方,悶得令人發呆。
對比於世界各地文化蘊涵的多姿多采、飲食的美味、歷史故事的有血有淚,美國是短淺、直率,那種粗獷、務實,嚴格追求效率的作風,使人覺得美國還是停留在開國早期的開疆闢土建設時期,還在極力追求物質富裕、爭取繼續生存的資源,免致優勝劣敗,被地球村淘汰。
我所謂的另一個角度欣賞美國,就是這種追求效率、永不滿足現狀的社會風氣。無論到東西岸哪一個城市,我都喜歡和當地大學的學者傾談請益,以及必定到當地的大型「市場」遊逛。
美國「市場」之大,非親歷其境者難以體驗,不論是「食品」、「雜貨」、「衣物日用品」或「百貨公司」,規模之大,可以在裡面留連大半天。難怪,多數超級市場與百貨公司都備有小型電動車,供應長者或是行動不便的顧客使用,駕著電動車在市場內四處行走,選購物件。
逛過美國的連鎖食品超級市場的華人,心裡都讚嘆不已,怎麼人家的市場比我們家居還整潔?琳琅滿目的蔬果,擺設得像個藝術攤架,色香俱全,令人食慾大開。
近年聲名鵲起的一間連鎖雜貨市場,採用的銷售方式別樹一格,以批發為名,零售為實,顧客都必須先入會,取得會員資格,入場時檢查會員證。此市場出售大包裝日用品為主,項目應有盡有,像汽水飲料、麵包、啤酒、豬牛羊肉等,都是大型包裝,一包牛扒一家四口可以吃幾餐。這兩年生意好得令主事人雄心勃勃,電腦、手錶、電視,甚至鋼琴、盆裁、樹苗………什麼都有出售,價錢比其他專售店便宜多個價位。
這些大型超市,佔地極廣,市場本身大過足球場,加上存貨倉庫、顧客停車場在內,更是超過一個大型體育館,在地狹人多的地區,不易生存。所以,像「家樂福」類市場,在香港和上海,經營辛苦。
最近有市場消息說,超市經營之道與時並進,為了打開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一些跨國消費品企業,正投下心血研究中國大陸鄉鎮的小商店模式,計劃生產小包裝用品,專攻小商店的銷售網,薄利多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