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7月27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歷史與空間:《清明上河圖》的明清仿作偽作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7-27]
放大圖片

 ■文 永

 國寶《清明上河圖》正在香港展覽,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了。這裡要提一提和原作不同的其它《清明上河圖》。看過原作的人看到其它版本的《清明上河圖》時,一定能發現它們巨大的差異。

 簡單說,在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外,最有名的另外兩個版本就是明代仇英的蘇州版《清明上河圖》和清代由五位宮廷畫師——陳枚、孫祜、金昆、戴洪、程志道——共同繪製的院本《清明上河圖》。院本繪於乾隆元年(1736年),是為恭賀乾隆皇帝登基所作,集各家所長,融洽中西,細膩嚴謹。院本現收藏在台北故宮博物院。所以讀者要明白了,去台北故宮,你看到的《清明上河圖》不是北宋張擇端的,是清代乾隆年的。

 這裡要再說說「蘇州片」《清明上河圖》。「明四家」之一的仇英按照張擇端原作的構思和立意把明代的蘇州城畫下來。他的特點是畫風為工筆青綠,畫面比較豐富,佈置繁密,畫法工細,色彩鮮艷。張擇端畫筆下河上的木橋,也變成了仇英筆下蘇州的石橋。張擇端原作的畫面分為「出郊、上河、趕集、掃墓」四個部分,是《清明上河圖》之主題。第一段郊野,中心是嫩柳初綠的路上掃墓人歸來,點明清明節;第二段是虹橋清明節的集市,人擁接踵;第三段城樓段,汴河彎出畫面後,有牛篷車、騎驢老人、騎騾女人都出了城樓奔向虹橋;卷終照應「清明節」的主題,以一枝垂柳的枝杈封住畫面。至於仇本則大致分為東郊、虹橋、城內、西郊四段,從東郊的群山沿河到虹橋,平鋪直敘進東水門,穿城而過,單向地畫到西郊金明池。

 但在仇英的作品問世後卻被大量仿作,現在更泛濫到世界各地。據統計,現在美國有5本、法國4本、英國1本、俄羅斯1本、捷克1本、日本1本、中國台北9本、北京5本,民間還多有收藏,他們雖都稱摹張擇端《清明上河圖》,但畫面卻與原作大相徑庭。這和明代的社會和製版工藝發達有關。明代社會經濟發達,這從當時產生的大量市井小說熱鬧豐富的故事情節就能看出來。而且經濟發達的地區主要是淮揚和蘇、杭一帶。在這背景下,書畫藝術也逐漸成為商品的一種,經濟利益帶來了書畫作偽的情況,古今名家的贗品充斥氾濫。

 作偽手法很多,例如把原畫改款、添款,加以改頭換面,把明代院畫家的作品名款挖去,改成宋代某畫家的名款,冒充宋畫出售。又如,抓住一個畫家的某一突出的筆法特點,加以仿造。當時蘇州著名書畫家沈周、祝允明、文徵明、唐寅、仇英、王寵、董其昌等人因為名聲大,製作他們書畫的偽品也極多。作偽者專門臨仿名家的畫,有的從形式上摹學,十分酷似,達到可以亂真的地步。

 這種地區性造假,最著名而規模也最大的是蘇州明代萬曆前後到清代中期,蘇州地區有一部分工匠具有一定繪畫技巧,專門以製造假畫為生。所造偽品,後來被稱為「蘇州片」。詹景鳳《東圖玄覽編》曾談到「蘇州專諸巷,偽造書畫」。另外一處是蘇州桃花塢,這裡印刷製版業興盛,也是臨摹古畫的集中地。「蘇州片」的製作以絹本青綠工細畫為多,所模仿的大多是古代大名家,明代的以造假仇英最多。這裡製作假畫最多的,一種是假造仇英的畫,一種是仿造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畫手水平有高有低,畫法有粗有細。蘇州仿製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傳世的不下二十多卷,佈局大致相同,但都是摹自仇英的稿本。於是輾轉臨摹,和張擇端原本完全沒有相同之處。畫上有的落有仇英偽款,有的無款,全部摹仿仇英畫風。這種「蘇州片」作品,其面貌特徵一般比較容易辨認。但其中造詣高超者甚至會受到畫家本人的讚賞。

 據明代王世貞在《弇州山人稿》裡談及偽本《清明上河圖》時,曾提到有黃彪偽造《清明上河圖》的事,他說有的上河圖贗本乃吳人黃彪所造。另外,《無聲詩史》記載有黃彪其人的小傳,稱「黃彪號震泉,蘇州人,善畫,精於臨摹,嘗仿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幾欲亂真」。這一段記述和王世貞所記情況正好相符。黃彪本名應該是王彪,是當時「蘇州片」的製作者之一。有些較好的「蘇州片」作品都是出自他之手。

 晚明時期同類情況也多有發生,此風一直延續到清代前期。

 除了蘇州片外,還有:揚州片,清末民初時期書畫造假作坊主要偽「揚州八怪」的書畫,所偽書法水平不高,主要是為了滿足普通家庭的需要,內容以「八怪」傳世名作為摹稿,其中以偽鄭板橋的東西最多。這類贗品由於作假技巧低下,裝裱簡易,一般很容易鑒別。開封貨,也稱「河南造」,以偽造書法為主。湖南造,大約在清代康熙至道光時期,偽造的主要是明末清初的節烈名人的書法,如海瑞、周順昌、史可法等。北京後門造,清末民國間,在北京地安門(俗稱後門)一帶偽造的書畫,時稱「後門造」。造假者是一批有很高水平的「書畫家」,主要偽造清代宮廷畫家和官僚(多為名臣、著名書法家)的書畫。如張照、翁方剛、劉墉、成親王、林則徐、曾國藩等人的對聯、立軸、橫披最多,收藏者遇到這種東西須細辨。保定造,清代保定作為為直隸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文人、官僚匯集於此,古玩業繁榮。「保定造」特點是流水作業,一條龍完成,題款、刻印、裝裱各有專人,水平很高。特別到晚期,作偽者多為清朝遺老,有極高的書畫鑒賞能力與文化素質,有的本身就是書畫篆刻家。此外還有廣東造和上海書畫作假小集團,民國時期,廣州及上海地區一些有極高書畫技能的「書畫家」,在一些大古董商的組織下,有計劃、有目的地偽造明代以前書畫大名家的傳世名作,數量不是太大,主要是賣給外地古董商和國外的收藏家賺大錢。所作出的假書畫與原作極為相似,即便放到一起,也看不出有太大的分別。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