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9月4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文學漫步:李清照夫婦—酒意詩情誰與共?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9-04]

黃志強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

 李清照是宋朝著名的女詞人,少有才名,工書能文,兼通音律。十八歲與丞相趙挺之的幼子趙明誠結婚,二人志趣相投,相愛至篤。宋代鐘鼎彝器、墓誌碑刻等出土漸多,金石之學,遂有長足發展。趙明誠婚後與妻子一同廣搜舊籍、古物、字畫,「日就月將,漸益堆積」。趙氏乃就所見器物細加考訂,並參照歐陽修《集古錄》的體例,撰成《金石錄》三十卷,清人李慈銘盛讚趙氏此書「考據精慎,遠出《集古錄》之上」。

 李清照夫婦本有「飯蔬衣練,窮遐方絕域,盡天下古文奇字之志」,豈料好景不常,金兵攻破東京的惡耗猶如晴天霹靂,驚碎了他們倆同偕白首的美夢。他們將所藏書畫古物,反覆淘選,載了十五車,運往建康。而留在故宅的十餘屋書冊文物,果被亂兵付之一炬,盡成灰燼。

 李清照雖為一介女流,對國家大事也非常關心,曾寫下「南來尚怯吳江冷,北狩應知易水寒」的詩句。可惜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抗金禦侮,但知退避求和。她抵達建康時,趙明誠已病入膏肓,最後「取筆作詩,絕筆而終」。從丈夫去世到撰寫《金石錄.後序》的三年間,李清照孤身一人,帶著趙氏遺下的書籍古物,到處飄零,途中又遇亂兵、盜賊,昔日所藏,所餘無幾。然而李清照對殘存的幾種平常書籍,「猶復愛惜如護頭目」,連她自己也禁不住發出「何愚也邪」的悲歎。這種「愚」勁實建基於她和趙明誠真摯的伉儷之情,正是「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睹物懷人,撫今追昔,李清照在為夫君的遺著《金石錄》撰寫後序時,憶述趙明誠生前,夫婦二人「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葉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後。中即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 回想昔日閨中賭茶行樂,夫婦倡隨甚歡、融洽無間的歡愉情景,徒增當下淒涼之感。

 李清照是抒情的能手,寫有「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的名句,以一連串疊字,盡抒心底愁慘鬱悶之情。她少歷繁華,中經喪亂,晚景淒清。《金石錄.後序》藉鋪敘書籍器物的聚散得失,寫人世的悲歡離合,文情跌宕,委婉細膩。透過描述「得之艱而失之易」的經歷,道出天地間一切事物的聚散得失、盈虛消長,往往更易無常。李氏此文,通篇洋溢著對亡夫餘情未斷、感念仍多的悲痛,並抒發生不逢時,欲玩賞金石、縱情考古,而不可得的感慨。至能做到小中見大、因物見人,真情實感,躍然紙上。韓、柳、歐、蘇的古文名篇,若論敘事記人的傳神程度,較諸這位非以散文馳名的女作家,都要顯得遜色。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