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9月10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香港環保路 如何走下去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9-10]
放大圖片

文:李卓賢

 在「綠色成風」的今天,大小組織及企業都表示自己很關心環保。從材料、生產,以至包裝,都舉起「綠色」、「可持續」等旗幟。在這種「綠色正確」的氛圍下,環保事業的前景看似一片光明。不過,回顧本港環保事業在過去10年的發展,或會發現社會的價值觀仍未完全因環保而「開放」,港府、環保組織及人士仍在迂迴的路上尋覓。我們應該如何檢討過去的環保工作,對將來有何展望?

 這些年來,各界都不遺餘力地推動環保事業,固然提高了市民的環保意識,但環保亦漸漸成為一種「政治正確」或「綠色正確」的價值取向,很多企業推出和環保有關的商品,例如早前推出的「I'm not a Plastic Bag」,表面響應環保,實質只是商業策略。

 今年是回歸十周年,不同界別都舉行了大大小小的慶祝活動,但好像欠缺了環保界。其實,早前環保團體綠色和平和Roundtable Community合辦了一個「綠色長征:回歸後與下一個十年」研討會。究竟香港的環保之路,應該如何走下去?

環保事業 政治正確?

 本港環保工作的「拓荒者」之一的周兆祥博士形容:「97年可說是環保工作的分水嶺。以前全身投入環保工作的只有幾個人,在回歸後卻有幾十位職員,都是很專業的工作者。另外,關心環保的人很多,有一些專欄作家、電台主持人本身不是環保工作者,卻發表很多環保的訊息,也有一些為環保『發言』的官員,例如前環境及運輸局局長廖秀冬和天文台台長林超英,極力推動環保工作。」

 不過,日本關西大學政策研究系教授黎安國指出,現時環保團體的工作主要圍繞倫理及技術兩個層面,但商業社會為了確保收益,幾乎所有環保資源都用於少用膠袋、少用燈泡等工作上,卻缺乏實質的工作,少講求怎樣推動環境政策改革,或怎樣加強市民的環保價值觀。

 就好像向100個人問:「你支持環保嗎?」,答案當然是所有人舉手贊成,但如果向他們募捐時,可能大部分人都會「耍手擰頭」。

欠缺「多樣性」

 周兆祥認為這反映了環保工作不夠「多樣性」,未能推廣至不同層面。從保守到激進,從商業到非商業,環保工作的滲透力仍不足,未能和不同觀點及立場聯結起來,產生出更深刻的影響。在一些環保行動上,各個組織也欠協調。

 「只有在議題上集合不同聲音,跨界地與女性主義、宗教、醫療、工人等活動結合,才可產生改變社會的力量,不能各自為戰。」

 從階層的角度看,有人認為環保工作的滲透力與基層生活未能結合。在環境規劃的範疇上,低下階層的影響其實很切身,但這種公民意識欠缺教育及宣傳,在諮詢的時候沒有媒體和市民討論,情況可見一斑。

環境政策 尚需努力

 有評論指,港府對環保工作的態勢未夠開放,顯得步步為營。綠色和平理事何渭枝指出,從98年前特首董建華的「綠色施政報告」、柴油汽車立法、2004年「紅灣半島」事件、2006年藍天行動,及最近的無膠袋日,都能反映港府重視環保的傾向。「不過,具體數字顯示政府並未取得成功。香港05年的耗電量比97年增加了37%,樹木減少15%,米埔的雀鳥少了18%,可見政府過去10年,具體表現有心無力。雖然比起殖民地政府,港府已開始思考與規劃,但公關技巧與實際效果還是兩回事。市民的意識無可否認是提高了,可是商界和企業的意識幾乎寸步不移。」

 進入建制,去改變整個社會氛圍,不再停留於討論及批評層面,也許是個解決方法,但是否代表環保人士應更積極考慮進入政府,以政務官的身份做起?

 香港大學政治及公共行政學系教授陳祖為認為,政務官只是執行者。所謂參與建制,是多利用諮詢架構和參與公共活動,主動提升建制的功能,政府和環保團體才可一起成長,也要嘗試達成一些妥協,不要過分批評個人的過失,位置的問題或許更值得商榷。

 既然過去十年,環保大志未竟,往後十年,大家可以做甚麼呢?

專業整備 重新出發

 香港大學地理系副教授李煜紹,還記得2002年民政事務局曾每兩月做一次民意調查,看看市民最關心的是甚麼,但結果顯示,相對經濟、就業、教育等,環保問題只有個位數的支持百分率。如何突出環保的重要性,將會是2017年以前重要的課題。

 綠色和平的中國項目與傳訊總監盧思騁點出,由於歷史和地理因素,香港必須要以其他地方的資源來補充,限制了本港可持續發展的規模,把資源用得其法,將成為環保成功的關鍵。

 盧思騁續稱,現在一些政府的環保議題如「生產者責任制」,所著眼的只是要求企業自律,以金錢來衡量環保,但和市民沒有切身關係。將來的環保,要發展市民能具體參與的平台,可以透過行動強化市民環保意識,或者提出一些地區性和環境結合的議題。

共通語言 排除隔膜

 曾經活躍於環保事業,最後轉向商界發展的楊孝文,在跨界的過程中,體驗到一些商界的難處:「當一些基層團體在環境議題上抗議,矛頭直指某些商人,這些商人往往感到無奈,因為他們有經營上的難處,個人上的決定往往影響不了企業。最主要的原因,和這些企業溝通,是有一種機制,如果不嘗試去理解這套語言,很多時一些意見往往協商不了。」

 「環保團體應該有專業化思維,有國際化的組織與視野,嘗試以企業的角度展開討論,非政府組織(NGO)之間要建立溝通渠道,嘗試向一些企業,提出可行的雙贏方案。」

 對於環保,不同人的觀點當然有碰撞磨擦的時候,但當你客觀地想,就會感到環保組織雖然各有面貌,有激進,也有保守,有堅持,也有妥協,但往往能提出一些互相對照的意見。這些意見如果能付諸實行,或能進入有關當局或企業的思維模式中,環保工作才能更見成果。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