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9月20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經典寶庫:連韓愈也覺得難讀的書——《尚書》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9-20]

蕭敬偉 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

 喜歡閱讀的朋友,相信都會有這樣的經歷︰碰到一些很難讀的書,翻了幾頁,茫無頭緒;努力再三,還是讀不下去,最終只得放棄。不過,有一部古書,連唐代大文豪韓愈也說它「佶屈聱牙」、難以卒讀;近代國學大師王國維,更說這部書有一半內容自己不能理解。但古代的莘莘學子,仍得把它熟讀。這部「最難讀」的書,就是《尚書》。

部分內容年代久遠

 說《尚書》難讀,主要是因為它的內容(至少是部分內容)年代久遠。《尚書》的「尚」,是上古的意思;「書」則專指史官的記載。上古時代的帝王,總有兩名史官跟隨左右,分別負責記「言」和記「事」。保存下來的「言」,就是《尚書》;保存下來的「事」,就是《春秋》。根據現存的內容,《尚書》記錄了帝堯、帝舜、夏禹、商湯、周文王、武王等上古帝王的說話。即使後代學者論定有關帝堯至商湯的內容,其實是周代或以後的人寫定的,另外又摻有漢、晉時代的人偽造的成分,但《尚書》中仍有一部分內容,應該被視為從西周時代保留下來的歷史文獻。

出現三種版本

 在眾多儒家經典中,《尚書》是糾紛最多的一部。自成書以後,《尚書》一共出現了三種不同的流傳版本︰第一種是西漢時立於學官的《今文尚書》。當時秦博士伏生為了躲避秦火和秦末的戰亂,把書收藏在屋子的牆壁中;漢初取出時,這部寫在竹簡上的經典已經殘缺了大半。第二種是在西漢時代發現的《古文尚書》。這種《尚書》由先秦和六國所用的大篆或籀文寫成,字體有別於漢代通行的隸書。後來這部《古文尚書》並沒有留傳下來。第三種是東晉時由梅賾所獻的《偽古文尚書》。書中各篇還附有標為「孔安國傳」的註釋。唐代編定《五經正義》,其中《尚書》的本子就是《今文尚書》和這部《偽古文尚書》的混合體,而「孔安國傳」則成為了官方頒定的正注,從此一直流傳後世。不過,經過明、清兩代學者的嚴密考證,已經判定了這部《尚書》的「經」和「傳」都是贗品。

戰國時成儒家經典

 前面說過,《尚書》是上古帝王的談話記錄,為甚麼後來又變成了儒家的經典?原來在戰國時代,百家爭鳴,各家各派為了證明自己的學說有根據、有來歷,於是設法搜集古代的文獻史料,作為自家學說的論證。當時的儒家把《書》中提及的堯、舜、禹,說成是一脈相承的聖王,並由此而建立起一個上古聖人的傳承系統。他們把《詩》和《書》分別作為文學和歷史課本教導學生。《詩》、《書》加上《禮》、《樂》、《易》和《春秋》,合稱「六藝」,構成了當時儒家課程的內容。漢武帝獨尊儒術,儒家的影響更大,《尚書》便和其餘各書一起進入了經典的行列。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