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9月28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瀕危語言 如「陽光下的酥油茶」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9-28]
放大圖片

 玉溪師範學院漢語言文學系四年級學生朱永強是地道的納西族人,全家人都會說納西話,但沒有一人會寫納西族特有的東巴文字,他指自己通過田野調查,發現整個納西族中掌握東巴文字的不超過10個,會說純正納西話的也僅限於60歲以上的老人。

入納西村寨尋根3個月

 朱永強曾深入納西村寨3個月,入迷地傾聽納西老人講神話、唱歌謠,彷彿整個人回到了那逝去的時光中……通過系統的整理和分析,在台灣博士張雅音的指導下,朱永強寫成了《納西語語法初探》。後來,他又利用假期拍攝了數百幅民俗照片、搜集到民族服飾等民俗實物,在學院裡舉辦了雲南少數民族文化展。

 在研究東巴文化的過程中,有一件令朱永強至今難忘的事。為了展示中甸香格里拉藏族的飲食文化,他叫阿媽從數百公里外寄來了一塊酥油茶,誰知幫忙去取的同學遺忘在了出租車上,等送回來時,酥油茶已經化了。朱永強感慨說,「少數民族瀕危語言保護已經迫在眉捷,如果不抓緊一分一秒,它很可能就會如同陽光下的酥油茶一樣很快溶化」。

文化傳承還需多作努力

 國家對民族語言保護的力度、年輕人對傳統文化興趣的淡化也讓專家憂心不已。《哈尼族亡靈經》是哈尼族超度亡靈時吟唱的祭文,目前僅有2位超過70歲的部族長者還會吟唱這部篇幅巨大的口頭文獻。白碧波和妻子許鮮明(見左圖)經過5年的共同研究,記錄整理出了哈尼族的《亡靈經》,並寫成60萬字三語對照的學術著作。但儘管現在已經成書一年多了,兩人卻苦於買不起書號而無法發表。同樣由於缺乏經費,夫婦倆出版的《哈尼文化》雙語讀物從剛開始的單月刊改成雙月刊、再改成半年刊,到最後只能停刊。而哈尼語言文培訓班目前也無法延續下去。

 白碧波表示,世界的多姿多彩正源於對語言和文化多樣性的保護,在大學裡孜孜不倦培養大學生對語言的熱愛,並讓他們系統掌握研究方法,讓文化得以世代傳承,雖不能立竿見影,卻是一條可行之道。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