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事後:本土文化誌》
作者:陳冠中
出版:牛津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
文:彭礪青
這本書算是陳冠中的回憶錄,亦代表了香港文化青年的思想歷程。陳冠中在《前誌》「事後」一條中這樣描述自己的少年:「年輕時,大概沒有文化偏食症,只有貪玩症……」那時,他的中英文水平同樣差勁,也迷上了當時青少年咸愛閱讀的金庸小說,又在「關中認社」口號的驅使下,開始流連於文藝書屋,漸漸愛上了閱讀,如饑似渴地大量閱讀當時珍罕的外國書籍。
但對陳冠中來說,真正的啟蒙始於1972年在港大讀社會理論,當時一位女同學塞了一本麥金太(MacIntyre)的《馬庫塞》給他,他怎麼也想不到幾年後自己會在波士頓校園裡,聽著麥金太講課,而且被他要求啃下許多經典著作,還跟英國當代社會學大師吉登斯上課,認識馬克思.韋伯和涂爾干的學說。
離開波大的時候,他已經具備一定程度的文化及社會學素養了。
陳冠中思想定型期始於七十年代左派學生風潮時期,當時左翼青年成份複雜,其中有支持四人幫的「毛派」,被對手譏為「國粹派」,這些人日後不乏在美資銀行、港資財團和港英政府裡辦事的。「毛派」的對手就是自稱為社會派的左翼大學生。社會派人數很少,看來比較有獨立思考能力和個性,日後站在建制以外從事批判的,即為此類。陳冠中認為自己有點接近「社會派」,他撰寫的文章也曾刊登於左派當時的《七十年代》雜誌。
撰寫文章的經驗,使他萌生辦《號外》的念頭。《號外》反映出七、八十年代香港時裝、設計、電影及社會最尖端一面,也是一種「抗衡文化」的象徵,左傾、酷、沒大沒小的《號外》以美國左傾另類周報《紐約客》和《村聲》為模仿對象,創刊號曾透露贊育醫院弄錯血型以致產婦不治的秘聞,並曾經準確地預測蘭桂坊將成為香港最具備發展潛力的區域。《號外》對香港文化界的影響力一時無兩,許多文化人都受深其啟蒙。
《號外》看似沒有立場,它卻標誌著香港「文化青年」向「雅痞」的轉向。當社會開始繁榮穩定起來,昔日以文化批判者自居的青年人,就會發現流行文化和物質生活,比起硬梆梆的政治教條和學術理論,有更大的空間。陳冠中向我們顯示最活生生的例子,對時尚充滿興趣的他幾乎甚麼都愛碰,這也是香港文化青年的特色,反正有了經濟基礎,思想便無拘無束,生活也不拘一格。
八十年代的香港,不單經濟起飛,人們穿衣吃喝均講究品牌起來,連各類文化事業亦欣欣向榮,電影業就是一個例子,而作者也是在這時期開始編劇生涯,寫出《烈火青春》、《等待黎明》、《花街時代》等電影劇本。當時也是電視亢奮的年代,麥當雄為麗的電視拍出許多著名劇集,而這些導演都有歐洲新浪潮及左翼學生風潮的影子。這時期的香港電視劇集從國語片中殺出新血路,開始以市井式粵語對白的喜劇為主,講求gag(噱頭),日後周星馳系列電影即受其影響。
順帶一說,在各行各業當中,無論是時裝抑或室內設計,均最易與國際潮流接軌。從七十年代開始,現代主義風格就開始衰落,繼之而起的是後現代建築、本土民間風格、崩客及日本服裝、裝置藝術、異域異族髮型等等逆流,港式設計也在這段時期殺入國際市場。
迴避意識形態、從民間取材開展新文化思維、態度玩世不恭、玩票、追求時尚、經濟掛帥,也許這就是《號外》的精神,也是陳冠中及以後一輩文化人的心態,在這種心態背後,我們可看出七十年代的激烈。在書中,作者一邊談及自己辦文化活動的經歷,另一方面亦梳理出一部活生生的香港流行文化史,雖然不一定政治正確,但作者的努力對今日香港流行文化特質卻深具啟示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