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隨《談〈色,戒〉》初稿一同展出的,還有張愛玲當時與宋淇夫婦魚雁往返的書信,兩人與張情誼深厚。宋以郎說,張愛玲1952年第二次來港時,在美國新聞處工作中結識了父母(宋淇與鄺文美),兩人是張文學上的好友,更待張愛玲至誠,讓她寄住家中。張返美後,有關的文稿修訂、出版聯絡事宜等,都由父母代為辦理。
宋以郎記得12歲那年,讓出房間給張愛玲居住了幾個月,笑言自己睡在客廳做「廳長」。「依稀模糊的印象中,張愛玲總是衣著密實,很少穿旗袍,整天躲在房裡寫稿。」
1995年,張愛玲去世時,遺囑中特別吩咐,所有遺產及版權歸宋淇夫婦保管。一部分著作、稿件、衣服、鞋子、化妝品等遺物,則轉去了台北皇冠出版社保管。如今,宋以郎家中保留了幾百封張與父母的親筆書信,還有許多珍貴手稿、著作、相片,以及一些從未出版過的英文稿。此次放在港大展出的,雖為鳳毛麟角,但件件珍貴。
他特別提到,展出的舊照大部分從未公開,其中一張彩色像尤為特別。「這幅七彩相,不同於外界一般看到的黑白相,有朦朧之感,拍攝年份不詳,但從張愛玲大紅唇膏的妝容中,可以看出年華正茂。」另一張則是1994年,《中國時報》頒給張愛玲終身成就獎,她為了證明自己在世,買了當日刊登「北韓金日成逝世」消息的報紙,幽默地拿之作照。「實屬得意,這在當時很另類。」
我們還能從展品中看到張愛玲1955年離港赴美前的黑白照、與第二任丈夫賴雅的結婚證書、以及美國公民證、綠卡、長者證等等,珍貴無價。宋以郎說,未來會考慮找一間正規的學術團體,在確保完好無損的前提下,借出更多遺物做展覽或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