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強 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
國家統計局公佈10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去年同月上漲6.5%,比9月份上漲0.3個百分點,再次回到近十年的高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歷了三次比較嚴重的通貨膨脹,分別發生在1980年、1988年和1994年。而在90年代初期的高通脹持續了近兩年的時間。究竟這次通脹會否持續,而且不斷蔓延,令老百姓需要勒緊褲頭?
由於CPI是價格水平的描述性指標以一般消費品價格計算,所以價格的上升對通脹有莫大的影響。加上以往多次通脹的特徵都是以食品價格的大幅上算。而豬肉和玉米價格的上漲就是當中的表表者,引致相關的連鎖反應。
豬肉玉米漲價 拉動通脹上升
豬肉的價格上升,主要原因是供求失衡,令豬肉價格大幅度波動。由於豬是中國人的主要食品,加上受去年豬價過低,生豬出欄大幅度下降,豬肉供應偏緊,這是因為養豬成本太高,養豬根本沒有利潤,所以養豬團體要求加價。而事實上,豬肉價格只比十年前只上漲了30%,並不是十分大的增幅。
至於玉米,由於用作人食、豬食及酒糧,它的價格對豬肉價格的波動有著重要影響。尤其是現時美國開始利用乙醇作為汽油,對玉米的需要亦因而增加了20%。因而,要解決豬肉價上升問題,也需要從玉米的價格來考慮。而我們的玉米已由淨出口變成淨入口。
人民幣升值部分消減進口石油、糧食等產品成本,令總體食物價格有回落的空間。受到食品價格推動,通脹壓力近期內仍將持續。面對現在高通脹的年代,我國政府必須綜合運用財政、貨幣、產業、區域政策等行政手段來調控經濟總量及結構。
物價「兩漲一穩」 暫無全面通脹之虞
而今年的通脹呈現「兩漲一穩」的結構性特點:一是食品類價格大幅上漲,二是居住類價格持續上漲,第三是工業消費品價格總體平穩。在前三季度,食品價格同比上漲了10.6%,至於10月份,食品類價格則同比上漲17.6%,由於食品在CPI的權重很大,食品價格的上漲是推動CPI上升的主因。另外居住類價格前三季度也上漲了4.1%。而當中10月份,居住類價格齊同比上漲4.8%。相對於工業消費品,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交通和通信類、衣著類價格分別在前三季度下降了1.1%、0.7%和0.3%,而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煙酒及用品類、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類則分別上漲2%、1.7%和1.8%。
所以現在並非全面物價的上漲,主要集中在食品和農產品。當然每當CPI的增長高於3%,就需要當心,因為它會為經濟造成不穩定,而且有機會蔓延至其他領域,需要宏觀調控。而因為農產品和食品所引致的通脹,可以通過逐步增加供應去緩解問題,這些通脹可以是非全面性的。
通脹雖屬平穩 低下階層堪憂
因為通脹水平小於6%,供應和需求基本上仍是均衡的。故此,中國的通脹並非已經惡化,從經濟總體上,仍可以說是平穩的。
中國GDP增長,2007年預期增長是11.3%,應該會超過德國,排全球第三位,而以每年9%GDP增長計,十年後中國就會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系。而全球經濟放緩,有助於中國應對貿易順差,並加強了當中流動性及推高資產價格。而東亞經濟體更有望在08年繼續保持強勁增長。不過,GDP增長的間接代價是物價上升。
百姓是否需要「節衣縮食」很大程度取決於工資的升幅能否追上通脹,市場的供應是否平衡。如果工資追不上的話,市民的生活質素就會下降,當中最受影響是低下階層的一群。不過根據種種跡象顯示,現時只是食品類價格的上調,其他還是相對地穩定,暫時似乎未對民生構成重大的影響。(文匯論壇) 個人網誌:hk.myblog.yahoo.com/ckyeung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