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1月25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耳油未盡:Kent誓不妥協 復燃synth-pop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1-25]
放大圖片

文:水月一

 當Radiohead「推出」新唱片《In Rainbows》後,被譽為「瑞典Radiohead」的Kent,也繼續不妥協,終於完成了分別在瑞典、紐約兩地灌錄的第七張專輯《Tillbaka Till Samtiden》。

 不妥協之說,是有道理的。

 他們處於已發展為一個獨特音樂類型的Swedish pop原產國,卻玩弄著一首首比英倫更英倫的Brit-pop曲目,懶理同鄉The Cardigans、Club 8、Edson,自彈自唱;擺明演奏Brit-pop,卻堅持以國外大部分樂迷都不明所以的瑞典語獻唱;正當現今一眾英倫樂隊都為post-punk/disco-punk復興而拋媚眼,Kent雖然也替自己的音樂駁了電,但卻猶如開倒車般,讓Brit-pop樂章披上陳舊的synth-pop外衣,繼續離群。

 樂迷當然眷戀Kent展示出無窮張力和氣勢的Brit-pop名作《Isola》和《Hagnesta Hill》,對上張《Du & Jag Doden》也津津樂道,他們竟然逆思考地卸下結他,製作精緻的電子流行曲來。當然,結他手Harri Manty於年初離隊,多少也令這支成軍十七年的樂隊喚起改革的意圖。

 反覆聆聽《Tillbaka Till Samtiden》後,Kent的旋律仍然很悅耳,只是比較之下電得多了,但音樂層次也見豐富,只嫌每首歌曲長度太短,但synth-pop樂章從來都不冗長,在《Isola》裡長達7分47秒的〈747〉之類的長篇,自然不再復見。

 從intro開始,樂迷已能嗅出synth-pop、new wave味道,就像時光倒流,回到Pet Shop Boy、Depeche Mode等盛極一時的八十年代英國。

 〈Vy fran ett luftslott〉以宛如嘆息的鋼琴獨音作結,夠妙;〈Generation ex〉的男女合唱,感覺更陳舊;而兩首歌曲都是用電子合成器協奏出來的流行曲,紛紛透過鼓機的重複節拍理清兼旋律優美。

 〈Elefanter〉一開始就敲動充滿冷感的機械節拍,久違了的跳舞音樂質感,呈現一片復古姿態;及後搶耳的如管樂的loop,又令人想起人山人海式的派對舞曲,甚有搖頭晃腦功能。

 〈Vaga vara radd〉較有full band感覺。開首的急勁低迴bassline,恰似post-punk曲式,而間奏的仿小號之音,是用電子合成器製造出來的,輕鬆跳脫音韻,令人心曠神怡,是筆者最愛的一首;〈LSD, nagon?〉發展至中段,釋放出段段強橫電流,刺激辛辣。

 〈Berlin〉和〈Vid din sida〉是感覺較新派的歌曲,乍聽之下,筆者竟想起Kasabian,因為它們無論在爽勁旋律和節奏感都相類似,而〈Berlin〉末段的隨意鼓擊拍子,很有型格。

 同樣披上電子皮囊的Brit-pop曲目,還有〈Columbus〉、〈Somnen〉,但兩者均洋溢著陣陣神傷旋律,嫌濫情有餘,跟全碟製造出來的synth-pop感覺不太匹配。

 這張懷舊作,為Kent不喜隨潮流擺動記下另一章節。新的音樂轉向未必得到死硬派粉絲苟同,但其實他們早已開宗明義:「Tillbaka Till Samtiden」(back to our contemporary age);「back」是題旨,只是樂迷不懂他們唱甚麼(用瑞典語)。

當雀斑與爵士共諧連理

文:林京賢

 近年香港冒起了的Indie-Pop樂隊,如The Pancakes、My Little Airport、The Marshmallow Kisses等,均在獨立樂圈形成不同程度的迴響,影響力亦不容小覷。

 但,如果能將眼光再放遠一點;比香港的獨立音樂發展得早的台灣,也會是Indie Pop樂迷的一塊福地。

 被媒體號稱為全台灣第一支「美食遊樂戀愛青春舞曲小樂隊」、來自台中市的Freckle(中譯:雀斑)樂隊,就是近年值得留意的後起之秀。他們在本年度獲得海洋音樂祭評審團大賞,並於十月推出首張專輯《I Don’t Know Rockn’ Roll》,成為不少Indie-Pop樂迷注目的樂隊。

 從「Freckle」一詞中,大概都會猜想到這支樂隊洋溢著一陣青春意味。《I Don’t Know Rockn’Roll》的氣氛,跟陳綺貞初出道的音樂相像,同樣具有討人喜愛的生澀氣質;當然地,Freckle呈現出的是一種誇張化的歡愉感。

 以〈朋友之歌〉為例。主唱斑斑甜美的聲線,與那積極性的歌詞,就勵志得令筆者也訝異:「用不用如此開心呀?」;也許,筆者習慣於本地Indie-Pop那套比較嚴肅及具政治性的題材取向有關吧。而斑斑與偉安合作演出的〈阿呆〉,輕掃木結他,傻氣的演唱;同樣地彌漫著一股青蔥味道。

 樂迷別天真地就此被歌詞迷惑了。在那些題材之下, Freckle的編曲其實充滿了Jazz Pop底蘊。〈太陽餅〉雖然被包裹著甜密的旋律,可也掩飾不了Jazz對他們的影響;悠揚的非洲鼓擊、一手跳脫結他、綿綿口琴,宛如跟大夥朋友置身於陽光明媚的沙灘,過著開心的暑假。

 〈火星物語〉那段流麗的Jazz Piano演奏,相當突出;至於中段的結他、貝斯及鼓手的輪流演奏,叫人疑惑怎麼一班玩Indie-Pop的竟有如斯能耐,玩出了一段這麼技術化的Jazz獨奏,斑斑讀白亦滿堪玩味;對樂手介紹,讓人錯覺聽著的是演出錄音曲目。

 儘管多番讚揚斑斑的演繹,但同樣令人感到有點突兀的,也是她那過分刻意的可愛,太容易膩了,容易聽得人心煩。幸好,專輯還有像〈Sunset Time〉及〈登登登〉這類比較Soft的曲目調劑一下。

 〈Sunset Time〉是專輯中唯一一首英語曲目。它走出歡愉感的桎梏,突如其來的深情演繹,仍算討好。單看〈登登登〉的名字,還以為是另一首〈太陽餅〉,但琴鍵譜出的樂章卻柔和得恍若安眠曲般,令人入睡。

 這是一張神經質的專輯;它時而瘋癲,時而深情,時而展現技術。雖然Freckle的音樂未算成熟,但頗具潛質,儘管看看他們能否把小宇宙盡情發揮吧。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