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1月30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我看葛煒煒自殺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1-30]
放大圖片

 ■內地博士生葛煒煒自殺事件,引起社會和校園內極大的關注。 資料圖片

 11月12日中午,我與幾位本地生吃飯時,一位同學表情嚴肅地從包裡取出一份報紙,「你看過沒有,科大內地生自殺了!」我一下子懵住了,接過報紙,看到科大博士生葛煒煒自殺的消息。下午上課時,教授也提及此事,並認真地告訴我們,在香港讀大學,壓力確實很大。如果有同學覺得難以承受,一定要告訴她,她肯定會幫忙,千萬不要尋求極端方式解決。

自由自主有利有弊

 為何會造成如此悲劇,究竟誰應負責,這值得我們深思。首先,我認為,科大難辭其咎。在得知葛煒煒患有抑鬱症且情緒持續低落的情況下,校方並無給予特殊幫助,或及時將情況通報其家人。事實上,自由自主的管理風格是港校主流,這種「up to you(自己作主)」的模式有很大優勢,學生可充分實現自我價值,感受到被尊重和認同。但這種方式也存在弊病,就是容易使學校失去對學生情況的掌握。

 在給予學生最大發揮空間的同時,學校必須審慎保持一個「度」,確保當學生出現任何問題時,學校能及時有效作出反應,給予他們充分支持或糾正。如若一味強調自由自主,便很可能被扭曲為冰冷地不負責任。不過,平心而論,葛煒煒的性格和處事習慣是導致悲劇的主因。面對學業的壓力和生活的不如意,葛煒煒內向隱忍的性格導致抑鬱長時間得不到排解,最終導致悲劇。

在港讀書有苦有樂

 提起在香港唸大學,很多內地朋友都會投來艷羨目光—優越的教學條件、多元的校園文化、與西方接軌的教育模式、豐富的活動機會……這些都是香港高等教育的優勢,但其實在香港讀書有歡笑更有苦痛。每一位在港的內地生想必都有體會,超乎尋常的壓力可能來自沉重的課業、殘酷的競爭、語言文化的隔閡與排斥、花花世界的誘惑等,甚至是以上種種的綜合壓力。

 在香港讀書必須時刻保持好心態,因為任何一方面造成的心理打擊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鬱悶、挫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處理不當,習慣性的不良情緒和暗示亦會引來心理崩潰。

宜持積極樂觀心態

 葛煒煒的悲劇給我們敲響了沉痛的警鐘。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其實一切都無想像的那麼嚴重。有困難可向親友傾訴,自己也可以採取適當方式排遣,例如在無人處放聲大吼、蒙頭大睡、竭力長跑等,都是可以發洩鬱悶的方式。

 最後,我想再次表達對葛煒煒學長的深切哀悼,最好的年齡、最好的前途,現在卻只能化為悲痛與懷念。所有在港求學的內地學人,請謹記悲痛,並努力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還內地學子以陽光本色! ■理大商學院內地生 黑色了望   (文中小題為編輯所加)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