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文:陳雪玲 圖:法新社、資料圖片
澳洲藝術家布賴恩.華萊士(Brian Wallace)的紅門畫廊於1991年在北京開業前,中國根本不存在當代藝術。
但現在,情況截然不同。中國的藝術品在眾多亞洲藝術中已經突圍而出,而華萊士就如同無數賣手和藝術家般,將當代中國藝術帶到美國展覽。
今年的亞洲當代藝術博覽會在11月初於紐約舉行,博覽會有助新興藝術家建立地位,如日本畫家松浦浩之和中國當紅畫家張曉剛。
張曉剛的作品曾在當代藝術博覽會上以240萬美元成交,博覽會成為了不少藝術家成名的踏腳石。
「近年對於亞洲當代藝家的討論和興趣不斷增加,藝術品的拍賣情況十分理想,但在推廣亞洲當代藝術方面仍要多加努力。」博覽的負責人Tom Arnold如是說。
「這真是一個好好的機會,向紐約人展示亞洲的當代藝術品。81個參展者來自14個不同的國家,世界各地的藝術家都集中在這個房間內。」Arnold相信亞洲藝術越來越受歡迎,是亞洲當代藝術博覽會能夠每年舉辦的重要因素,「在過去15年裡,亞洲在各方面的發展都很驚人,特別是在經濟上。」
中國藝術品價飆升
來自中國四川的張曉剛,是近年來眾多參展的年輕藝術家中最成功的一個。他的超現實作品《世紀新一頁: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在9月拍賣時以300萬美元成交,比起拍賣前的估計高出50萬;而他的另一個作品《血緣系列:三個同志》早於1995年,曾以250萬賣出,比售前估價高出四倍。
紅門畫廊負責人華萊士說:「亞洲當代藝術市場在外國和中國本土起飛只是近3、4年的事。不過,由於現在中國的市場非常龐大,資金充裕,大部分的買家都是為了收藏作品,但有部分則是抱著投機心態,希望自己買下的藝術品能夠升值。」
他更認為,年青藝術家被過份追捧,令市場上出現一些言過其實的「藝術家」。
Beatrice Lei Chang(譯音:張麗)在紐約開設藝術廊,見證著亞洲藝術品在歐美市場過去17年的起跌。「我們都知道中國的影響力有多大,現在整個市場都被中國主導了。中國的收藏家實在太多。」她向來主要出售日本的陶瓷,現在亦開始隨著大勢售賣中國的藝術品。
「這些藝術品的價錢急升,令很多人根本連進場的機會也沒有。」她直指,希望以低成本去收藏亞洲當代藝術品的人,現在才起步已經太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