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2月1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薩科齊對華戰略仍有變數?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2-01]

邱震海博士 鳳凰衛視時事評論員

 法國總統薩科齊訪華,被一些輿論評論為在中德關係低迷之際乘虛而入。無論內情究竟如何,至少從媒體公開透露的信息來看,中法雙方似乎都在刻意營造和諧與友好的氛圍。

營造氛圍 各有所需

 這一營造首先體現在行程的安排上:從西安開始,歷經北京再到上海結束,薩科齊的中國之行歷經了文化、政治和經貿三個環節。其次,在中方的接待禮儀上,除了外長楊潔篪與薩科齊在北京機場的擁抱外,兩國元首在歡迎儀式上也熱烈相擁,這在中國在西方國家交往的歷史上極為罕見;另外,薩科齊抵京當晚,中方以法國大餐相迎,而且座位互相交錯,營造了極為溫馨、和諧的氛圍。

 從中法雙方的意圖上看,雙方可謂各有所需。首先,從法國方面來說,中國市場的巨額訂單一直是其目標,法國在華經濟利益一直落在德國後面,因此在「價值觀外交」和「利益外交」之間,作為法國總統的薩科齊自然必須有所調整或暫時取捨。薩科齊的這一策略顯然已經得到中方的回報,超過一千億人民幣的巨額訂單就是一個明證。從中國方面來說,中德關係低迷之際,適當給法國多一些籌碼,既可給德國一些顏色,同時也可給薩科齊未來的對華關係取向以一些警示。另外,明年法國將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而明年又恰逢中國舉辦奧運會,因此利用法國作為歐盟輪值主席國的身份和影響力穩定中歐關係,顯然符合中國的利益。

默克爾強硬:薩科齊乘虛而入?

 薩科齊此次訪華,隨行人員中沒有外交部負責人權事務的國務秘書,顯示薩科齊訪華有意刻意淡化人權議題。今年五月薩科齊上任後,在法國外交部沒設立專門負責人權事務的專員位置。今年夏天,薩科齊籌備中國之行時,隨行代表團名單中一直有人權專員,但直到臨行之時才忽然取消。其間原因是否與德國默克爾政府近期與中國關係的緊張有關,尚不得而知,但從薩科齊上任後在對外關係上一系列端倪來看,他似乎正試圖在其原有的人權外交和追趕德國在華經濟利益上保持平衡。

 薩科齊的親美傾向,某種程度上較默克爾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已是公認的事實。問題是,在對華問題上,薩科齊上任後面臨一個困境:一方面,從他內心深處而言,人權是其外交理念之一;另一方面,過去幾年希拉克時代,法國更多將中國視為平衡美國的戰略夥伴,因此法國在華的經濟利益,長期來一直落在其近鄰德國的後面。薩科齊上台後,曾表示要在這方面急起直追。再加上近期德國默克爾政府對華強硬,已經引起中德關係的風波。薩科齊在此時臨時決定人權專員不隨行,並淡化人權議題,很有可能與這一背景有關。

 事實上,中德關係平地起風波後,德國企業界已開始擔憂,中國將利用經濟利益懲罰德國,而法國則有可能乘虛而入。因此,雖然薩科齊的訪華早在今年夏天就已開始籌備,但其臨行前恰好發生默克爾對華強硬風波,因此在時機上為薩科齊暫時策略性調整其對華基調,提供了一個天然的機會。

法對華戰略定位:尚未最後定型

 但這究竟意味著薩科齊已經確立了其對華戰略定位,抑或這僅僅是他的暫時性策略之舉?筆者更傾向於認同後者。

 希拉克時代,法國對華戰略定位一直限定於平衡美國的全球影響方面。薩科齊上任後,有消息顯示,法國對華戰略定位為「合作夥伴與競爭對手之間」,在戰略方面將淡化大國平衡色彩;同時著重雙邊關係,提升經貿關係。正好最近恰逢中德關係緊張,因此薩科齊願意以暫時的溫和換取經貿利益,並試探北京底線。

 從這個意義上說,薩科齊訪華雖然氛圍友善,但雙方基本上還是處於謹慎探索階段。薩科齊的對華戰略還遠未定型,未來仍可能存在變數。有法國政治學者在出席由筆者主持的鳳凰衛視《震海聽風錄》節目時,就提醒中國方面注意薩科齊對華政策的兩面性,甚至不排除薩科齊也可能在獲得中國經濟利益後,搖身一變做出損害中國核心國家利益的事情。(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