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敬偉 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
字典、詞典等工具書,在莘莘學子的書架上大概是必不可少的,我們遇到一些不懂得其音義的字詞時,都得向這些「啞老師」請教。當然,在沒有需要使用時,我們通常也不會捧著這些工具書來讀。不過,古代有一部詞典,卻備受讀書人重視,在唐代以後,更廁身「經」的地位,參加科舉考試的士子,都要捧著它來苦讀。這部地位尊貴的詞典,叫做《爾雅》。
是「近乎正統的語言」
《爾雅》的「爾」,是「近」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爾雅」,就是「近乎正統的語言」。關於《爾雅》的作者,歷來有幾種不同說法︰一說是周公,一說是孔子或他的學生,一說是漢代的儒者。現在則普遍認為,《爾雅》不是一人一時之作,而從書中涉及的文獻材料和論及制度、史實看,這部典籍大抵是戰國末期的儒家學者雜採古書中的訓釋匯編而成的,後來經過漢代儒生的增補、潤色,成為我們今天見到的本子。
反映古人對自然科學的認識
《爾雅》原來有二十篇,但〈序篇〉後來散佚了,現存的十九篇,以解釋詞語為主要內容。前三篇所釋詞語與後十六篇比較,又有顯著區別︰前者包括〈釋詁〉、〈釋言〉、〈釋訓〉,主要訓釋古書中的古語詞、方言詞以至一般語詞;後者則按類解釋事物名稱。〈釋親〉解釋親屬關係的稱謂。〈釋宮〉、〈釋器〉、〈釋樂〉等三篇,分別解釋宮室、一般器物和樂器的名稱。〈釋天〉、〈釋地〉、〈釋丘〉、〈釋山〉、〈釋水〉等五篇,解釋關於天文、地理的事物名稱。〈釋草〉、〈釋木〉、〈釋蟲〉、〈釋魚〉、〈釋鳥〉、〈釋獸〉、〈釋畜〉等七篇,分別對五百九十多種動、植物和昆蟲的名稱進行解釋。綜觀《爾雅》各篇的分類和對事物的歸類,雖有不少不合理的地方,但是也反映了古人的思維和對自然科學的認識。此外,解釋「五經」的內容佔全書內容不夠四成,可見《爾雅》本來並非專為解釋經典而作,只是過去的經學家常常倚仗它來疏導經書裡的古義,才會對它如此看重。
古人重視《爾雅》,稱它為「《詩》《書》之襟帶」、「六籍之戶牖」。早在漢文帝時,官方已為《爾雅》、《論語》、《孝經》、《孟子》設置博士;雖然不久後即遭廢罷,但後來唐文宗石刻十二經,並置於太學,《爾雅》便列於其中,從此享有「經」的地位。在古代的史志目錄中,《爾雅》曾經先後被歸入「經部」的「孝經類」、「論語類」、「訓詁類」和「小學類」,箇中的變化,可以反映出古人對《爾雅》的性質的看法也在逐漸改變。我們今天看待《爾雅》,自然不需過於理會它所擁有的「經」的身份,而是要繼續發掘它作為中國最早的詞匯學專著的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