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2月18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首任台灣巡撫劉銘傳 守台建台百年功業 合肥建陵安葬遺骨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2-18]
放大圖片

本報駐安徽記者:趙臣、周然

 翻開兩岸厚重的歷史史冊,有一位與林則徐齊名的民族英雄,被史學界譽為「足與台灣不朽」,也被國民黨主席馬英九視為偶像,他就是台灣建省首任巡撫劉銘傳。現今在台灣,「二二八公園」劉銘傳銅像、銘傳路、銘傳大學,以及許許多多的劉銘傳遺跡,默默記錄著台灣人民對他的懷念;在其故里──安徽合肥,有關劉銘傳的遺跡保護和生平研究愈加受到重視,在兩岸交流中展現獨特價值。

 日前,劉銘傳五世嫡孫、安徽省劉銘傳研究會會長劉學宣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指出,劉銘傳是兩岸同根的重要見證,亦是兩岸民間交流和歷史研究的重要課題。他透露,在內地有關部門支持下,劉銘傳陵園正在加緊建造中。建成後,劉銘傳遺骨將移入陵園安葬,還將在陵園中設立劉銘傳紀念館和追隨劉銘傳抗法守台的淮軍愛國將領墓碑群。

立淮軍將領墓碑群

 劉學宣坦言,劉銘傳遺骨至今沒有再次安葬,是所有劉氏後裔的最大憂慮。據了解,由於歷史原因,劉銘傳的遺骨在後人的保護下,經過5次遷移,才於1964年秘密埋藏在合肥市長豐縣三十頭鄉。劉銘傳後人為安全起見,36年中一直沒有對外界公佈。而2000年,因當地土地被徵於修路,劉銘傳的遺骨被再次起出。劉學宣透露,開墓時取出的遺骨保存完好,至今存放在自己家中。

 據了解,在相關部門的配合下,劉氏後裔已在劉銘傳的出生地──肥西大潛山某處選好位置,冀在劉銘傳故居完全修復後,安葬遺骨建造陵園。陵園中還將設立劉銘傳紀念館和追隨劉銘傳抗法守台的淮軍愛國將領墓碑群。

嫡孫投身兩岸交流

 劉學宣希望,劉銘傳遺骨能早日入土為安。建成後的劉銘傳陵園能成為合肥一個人文旅遊景點和內地與台灣聯繫的紐帶。

 位於合肥的劉銘傳研究會辦公室,擺放著汪道涵先生的親筆題寫的「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作為劉銘傳五世嫡孫,「爭取做一個合格的劉氏後人」成為他的座右銘。今年64歲的劉學宣,心臟植入起搏器,依然在為劉銘傳研究事業奔波,從呼籲當地政府收回劉銘傳故居、爭取各方支持拍攝《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紀錄片,到8年前創辦劉銘傳研究會,再到目前籌劃建設劉銘傳陵園和紀念館、收集台灣史料辦展覽、拍攝父親劉肅曾專題片,一晃已數十載。他以經營根雕的收入支撐研究會的運行,每年參加各地相關研討或社會活動,接待多批台灣來客。

 在安徽的劉氏後裔中,劉學宣妹妹劉學馥也積極投身於兩岸民間交流事業。她創辦了劉銘傳基金會(香港),籌辦劉銘傳兩岸交流基金會,更三次訪台,與宋楚瑜、馬英九等結下友情。1996年,劉學馥作為劉氏後裔百年後首次赴台,在台灣引起廣泛關注。台灣資深政論家耿榮水評論:「一位安徽人到台灣竟有『回家的感覺』,除了從歷史去尋找根源之外,是無法解釋這種特殊心理。而體現在現實政治的意思是,台灣與中國大陸唇齒相依,血濃於水的密切關係,是鐵一般的事實。」2005年5月,宋楚瑜訪問大陸在南京會見劉學馥,劉銘傳再次成為兩岸關注的焦點。

修築鐵路興學堂 引領台灣現代化

 今年是著名民族英雄劉銘傳逝世111周年,讓兩岸同胞不禁再次緬懷這段難忘的歷史。

 1884年7月,一位半百老人抱病率領143名精幹官兵,趁雨夜從吳淞口乘兵輪冒險渡海,趕赴台灣。中國近代史在這段期間呈現出為數不多的輝煌,而對劉銘傳個人而言,其短暫人生也步入了一個偉大的轉折。從圍剿太平軍、鎮壓捻軍到守台衛國,後世評價亦在此涇渭分明。台灣著名史學家連橫,在其所著的《台灣通史》中就稱讚劉銘傳「溯其功業,足與台灣不朽」。

 劉學宣對先祖的豐功偉績了然於胸,他坦陳「治理台灣遠比抗法守台更為艱難」。安徽史志學者馬騏介紹,劉銘傳任「福建台灣巡撫」6年,首推「辦防、清賦、撫番」幾項「急務」改革。其中為撫番而制定的「示威懷德、一視同仁」的民族政策,值得當今存在省籍之爭的台灣政壇深思。

 他並分析,劉銘傳重視台民教育,設「番學堂」、「西學堂」、「電報學堂」;努力開發台灣,進行經濟建設,派軍隊修築公路、鐵路,設「輪船招商局」、「全台鐵路商務總局」、「電報局」,並建設發電廠。美國首位駐台領事禮密臣認為,台灣經劉氏改革之後成為「全清國最進步的一省」。劉銘傳被一些史著譽之為「台灣近代化事業的奠基人」、「台灣近代化之父」。

雖為武將卻富文才

 劉學宣說,劉銘傳少年時期只曾斷斷續續讀過幾年私塾,多被視為一介武夫。相傳劉銘傳抵台不久出巡途中,有當地文人才俊借口接風席間請其賦詩,逼其出糗。劉銘傳當即口出:「幼習干戈未習詞,諸公何必命留題。瓊林宴上君先到,塞外風光我獨知。剪髮結韁牽戰馬,拆衣抽線補征旗。貔貅十萬臨城下,請問先生可有詩?」

 其實劉銘傳還是淮軍將領中首出詩集之人,有《大潛山房詩抄》,收錄從軍在戰鬥間隙所作詩114首。曾國藩於同治五年為之作序,評價頗高。光緒帝師翁同龢後來也說劉銘傳是「淮軍中之名士」。後世史家評曰:「銘傳才兼文武,治兵喜用奇」。馬騏稱,劉銘傳的詩直抒胸臆,平白如話,記述了參加淮軍以後的見聞感想,具有批判現實主義精神,而從其絕筆更易看出這種風格。

 劉銘傳到台後,全面展開一系列改革措施,然而最後卻壯志未酬,被迫離開台灣。1895年4月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簽訂,6月日軍佔領台灣全境。接二連三的消息傳來,劉銘傳悲憤交加,病情迅速惡化。

 他在病榻上作《乙未冬絕筆》:「歷盡艱危報主知,功成翻悔入山遲。平生一覺封侯夢,已到皇糧飯熟時。」

劉銘傳曾孫獻國寶

 1950年初,新中國成立剛剛才兩個月,從安徽肥西縣劉老圩出土的大型國寶「虢季子白盤」和「諸葛亮戰鼓」,在北京團城承光殿展出,轟動海內外。而捐出此兩件稀世珍寶的正是劉銘傳的曾孫劉肅曾,即劉學宣之父。劉肅曾由此被譽為「新中國獻寶第一人」。虢季子白盤與毛公鼎、散氏盤並稱為西周三大青銅器,是公元前816年周宣王時代的產物,為傳世最大的西周青銅器。劉氏擁有虢盤為劉銘傳攻陷太平軍佔領下的常州,從太平軍將領陳坤書的護王府馬棚所得。劉銘傳得此寶後欣喜若狂,不僅在安徽老家蓋了一座盤亭,還寫了《盤亭小錄》記敘此事。

西周三大青銅器

 劉肅曾是劉銘傳四世家族的「掌門人」,早年求學上海,1931年因故回到老家劉老圩主持家政。據學者馬騏研究,劉肅曾身在官宦之家,卻不喜做官,不參加任何黨派。但在民族危亡之際,表現出高度的愛國熱情。曾支持安徽人民抗日自衛軍第二路軍積極抗日,並與新四軍四支隊司令員高敬亭成為好友。據劉肅曾兒女回憶,劉肅曾對新四軍英勇抗戰很是欽佩,高敬亭曾多次到劉老圩拜訪劉肅曾。有一次,高敬亭部要轉移,把繳獲敵人的幾百支步槍、三挺機槍等武器乘夜運到劉老圩,劉肅曾和全家嚴守秘密,精心保護了這些抗日物資。

拒強權力抗土匪

 劉肅曾為保護國寶歷盡艱難。馬騏介紹,劉銘傳在世閒居時,就有達官貴人覬覦此盤,懾於劉大帥聲威而不能如願。到了文弱書生劉肅曾擔起護寶重任的時候,重重高壓接踵而來。地方土匪曾千餘人圍攻劉老圩,而時任安徽省主席李品仙等更威逼不絕,欲得此寶。劉肅曾後在自述中寫道:「1943年國民黨軍閥李品仙要我家藏的虢盤,使用種種恐嚇手段,我沒法只得躲到六安暫避,兩次共住二年半之久。第二年(1944年),李品仙又叫合肥縣長隆武功將縣府設到我家,將後屋室內地下挖約七尺長,有三尺左右寬的深溝幾十條,終未被劫去。」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