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偉 牧師
聖誕假期,對不少港人而言,並非甚麼慶祝耶穌降生普天同慶的宗教節日,乃是舉家外遊、吃聖誕大餐、派對狂歡、消費購物的假日。
今時今日,不是牧師神父對聖誕節有熱切的期待,反是商場發展商、百貨零售業、旅遊業、飲食店舖更重視聖誕假期可帶來更多的經濟收入。不少港人看生活就是消費,消費就是生活。「我消費,故我在!」構成了不少人存活的人生價值。
全球市場一體化的來臨,正如昔日工業革命席捲歐洲;「消費主義」成為當今最多信眾的新興宗教,而別具特色的商場或購物中心,取代了傳統的教堂廟宇,每逢假日進行「購物玩樂」的新「朝聖」經驗。宗教信徒透過某類宗教經驗,得著心靈的滿足;消費信徒同樣透過消費行動,使個人渴求立刻得著滿足。《體驗經濟時代》(The Experience Economy)一書指出經濟模式已由產品與服務轉往經驗式消費,人選擇往星巴克喝咖啡而非麥當奴,就在於此。消費不純是物質本身,而是探求新奇或樂趣的經驗,甚至是靈性的經驗之一!
基督宗教信仰並非敵視物質,卻拒絕把人性「物化」,淪為受物質控制而「去人性化」的個體。消費是正常的行為,但過度而沒有節制的消費,我們應予以否定。消費文化的魔咒是「永不足夠」、「愈多愈好」或「愈新穎、愈成功」;我們須要把物質放回其原來受造的位置,不多也不少。
自2001年起,加拿大基督教門諾會倡導「不購物的聖誕」(Buy Nothing Christmas),針對北美中產而消費過度的信徒,重新反思消費模式,實踐簡樸生活,並樂意捐助窮人。「不購物的聖誕」不是嚴禁任何購物,只是提醒信徒與公眾,不要購置多過所需的,否則只會造成浪費。正如有本地調查發現,七成市民所得的「聖誕禮物」得物無所用;因此,我們有需要反思如何送禮,也有團體主張自製禮物送予別人。
聖誕節的源來,本身是免費而甚具價值的;聖誕故事講述的是一位生於馬棚內的嬰孩,原是上帝的獨生子,來到世界「叫卑賤的升高,叫飢餓的得飽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聖經.路加福音》。我們謹記第一個聖誕夜發生於馬棚內,並非五星級的酒店或設施完備的私家醫院;而降生消息不是衛星直播的盛會,反是向那些基層的服務員工,夜班當值的牧羊人宣佈大喜信息。耶穌的降生,基督宗教視為上主送予世人的免費禮物,不分貧富、不論種族;世人只要存開放心靈,皆可領受此份「度身訂造」的無價禮物。
原初的聖誕精神,並非只顧「消耗自我」的吃喝玩樂,乃是「慷慨分享」,正因為基督徒深深感受上主的施予:「祂本來富足,卻為你們成了貧窮,叫你們因祂的貧窮可以成為富足。」《聖經.哥林多後書》。
要活出此種原始的聖誕精神,也許你要學習致送一份聖誕禮物予一位陌生者或窮人,也許你可以宴請一個貧窮家庭吃一餐有意義的!不自我消費的聖誕,乃是回復真正的聖誕精神:樂意與人分享上主賜下的祝福,才是普天同慶的「聖誕快樂」!(文匯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