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山西省大同市的雲岡石窟第20窟大佛。
提起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以及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的宏偉佛像,均是出自鮮卑族北魏王朝的僧徒工匠之手。其佛陀藝術融合了印度犍陀羅藝術及波斯藝術的精華,體現出鮮卑族的輝煌佛教文化,影響中國佛教文化發展。
集古印波斯佛藝鑿窟
公元398年,拓跋珪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國號「魏」,史稱「北魏」。在北魏王朝統一北方的過程中,拓跋鮮卑貴族信佛、佞佛,將佛教文化推向了高潮。
公元453年,西涼高僧曇曜受命組織僧徒工匠3,000多人,開始在北魏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城外武周山上鑿窟造佛。至公元524年,雲岡石窟全部建成,前後共計70餘年,開鑿人數達4萬多人。當時,獅子國(今斯里蘭卡)的佛教徒,也參加了這一舉世聞名的偉大藝術創作。而龍門石窟則由鮮卑貴族丘慧成,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在龍門山開鑿,深深烙上了鮮卑族北魏王朝的印記,所以,北魏王朝也被稱作「刻在石頭上的王朝」。其中魏碑體的源頭「龍門二十品」,更被推為中國書法史上的里程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