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2月27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港企下一站(五之二)前景暗淡•撤併 港企老闆意闌珊 珠三角恐現倒閉潮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2-27]
放大圖片

本報珠三角新聞中心記者:羅愛文、趙鵬飛、劉揚、唐苗苗

 房康達,到內地辦廠20多年,一直懷揣一個夢想,「擁有自己的廠房」。今年初,房康達隨商會到廣東河源買了一塊地,廠房觸手可及。

 但房康達最近思考再三,決定將工廠以股份制形式交給追隨自己多年的老部下,自己放棄辦廠。

 香港工業總會副主席孫啟烈說,其實很多港商對於在珠三角辦廠已經意興闌珊。他預測:珠三角近兩年將有1萬到1.5萬家港企倒閉或被兼併。對於這個數字,記者採訪了數十位港商,沒有一人表示懷疑。

 房康達在深圳租來的廠房裡接受本報記者採訪,位置有些偏僻,廠房也顯得十分破舊,但房東今年還是把租金提高了三分之一。採訪中,接送記者、招待客人、解說廠情,都是房康達一個人。

 房康達告訴記者,其實迫使他做出退休決定的主要原因,還不是工廠目前看到的一些困難,而是「未來也看不到希望」。

 房康達介紹,他很多朋友都有這種想法。今年在他周邊倒閉的港企就有5家,而鄰近的平湖則達10家。往年,平湖每年只有1到2家港企倒閉。

材料漲價兩成 成品加價半成

 今年55歲的房康達不斷感歎做工廠「實在太累」。

 他從上世紀80年代來到大陸發展後,一直從事鐘表業。「以前做鐘表業的同行常說,做不了高檔做中檔,做不了中檔做低檔」。但如今,房康達卻是三個檔都做不下去了。

 在鐘表行業,流行這樣幾句話,「鐘表永遠做不大」,「做鐘表不要搞得太大」,因為鐘表行業准入門檻比較低,又沒有自己的研發,處於產業鏈的最末端。房康達告訴記者,今年生產手錶的各種合金材料上升了20%,但成品價格卻只上漲了5%。珠三角有一大批在生死邊緣的港資鐘表廠,分分鐘都有可能倒閉。

 房康達為什麼不考慮升級呢?他的老朋友、同為鐘表行業的港商吳朝東替他做了解釋。大多數鐘表行業港企,只是處身產業鏈的一環,根據客戶需要來生產產品。「這行潮流變化極快﹐如果加大投入走高端路線,一旦不符合客戶的需要,就有可能賣不出去而虧大本。」只生產配件,不做產品,決定了吳朝東這樣的中間廠商無法做品牌。何況房達康這樣的中小企業,根本無力做品牌呢。

工廠廉讓下屬 機器一折賤賣

 「平湖往年倒閉的港企只有一、兩家,今年已知道的就有10家」。

 其中包括手錶廠、服裝廠、裝配廠,甚至上千員工的中型電子廠也沒有辦法再做下去。吳朝東估計,春節前還有很多廠都將選擇關閉,單是鐘表行業內,就有很多與吳朝東關係不錯的港商準備提前「退休」,懇請吳朝東收購他們的機器,一台2萬多元的衝床﹐要價才2,000元。

 房康達說:「很多港商之所以選擇徹底離開,是不希望等到辛苦多年賺來的資金全部虧完後才回香港。」

 他自己也已準備好隨時「退休」,搬遷到河源的新廠房後,工廠將以股份制形式交給追隨自己多年的老部下,「有利潤可以分些利潤,沒有利潤就收廠租」。

 吳朝東贊成房康達的決定,他說自己今年40歲,也許5年後,也將走房康達的老路。「那時我有18,000平米的廠房,可以出租,就算每平米8元,也高過現在做工廠的收入。看來『退休』是不錯的選擇。」

 將珠三角的工廠關閉,以收取廠房房租度過晚年,只是港商「退休」後的一種選擇。房康達「退休」後就沒有打算回香港,而是準備留在河源,為鐘表廠做研發。記者了解到,還有不少港商關閉珠三角的工廠後,將返回香港從事貿易。

三角債逼垮港企

 吳朝東說:「北上內地十多年來,經營最艱難的就是今年,九成以上的港商都會向你承認沒有賺到錢。」

 吳朝東的很多同行,就是因為生意不好而悄悄地退回香港。他剛到平湖時,認識一位港商李先生,40多歲,是做鐘表模具的。當時他們的業務往來還比較頻繁,隨著生意的好轉,吳朝東開始自己設立模具部,不再向李先生訂做模具。

港商討債 糾眾執棒

 「當時,老李的很多客戶都陸續自設模具部,不再訂貨,所以他的生意一下子差下來。」無奈之下,李先生看好做表針,於是轉行,但是由於惡性競爭,受很多小作坊的擠壓,表針利潤急劇下降,李先生再也支撐不下去。「今年來,就再也沒有聽說過他的消息,應該是回了香港吧」。

 由於生存困難,港企之間都難以支付現金,「三角債」出現的頻率也日益增加,成了許多港企關閉的重要原因。

 吳朝東自己也躲不過「三角債」帶來的煩惱,他最近就有這樣的經歷。一家港企向吳朝東訂了2萬元表針,但卻付不起現金,他派人催了好幾次都沒有結果,於是自己帶了四個工人、拿著棍棒親自去討債。結果追回了1萬,另外1萬要一個月後才能拿到。「其實,我也知道他們不是不願還錢,而是今年確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

遣散工人 空囊回港

 同樣是因為三角債,一家從1999年就開始經營的港資電子廠今年倒閉了。老闆湯先生做電子加工,由於產品質量好,價格還開得比較高。有一家洋行向湯先生訂了50萬的貨,貨做好了,錢卻收不回來,由於資金周轉不過來,辛苦經營多年的廠只能倒閉。在遣散完200多個工人後,湯先生已身無分文,空囊回香港。

專家:「騰籠換鳥」是鐵律

 對於珠三角地區出現港商倒閉潮的現象,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主任陳廣漢認為,這是市場優勝劣汰的結果,也是珠三角產業升級的必經過程。隨著產業經濟的調整,對於勞動密集型的加工貿易港企來說,未來經營環境可能更「惡劣」。

 陳廣漢稱,港商生存艱難的原因來自多個方面。經營環境惡化是首要原因,包括國外市場和國內市場。國外市場通過各種手段對廉價產品進行打壓,包括反傾銷、技術壁壘、環保指標等等,以及處於生產鏈上游的國際採購商通過壓價,不斷擠壓製造類港企的利潤空間;與此同時,國內市場中,原材料價格和勞動力、土地等各種營商成本不斷攀升,電力勞力匱乏,國內加工貿易政策調整等等,都使港商舉步維艱。

 目前,整個廣東省其實也正處於產業升級換代時期,很多地方,如深圳、東莞等都面臨土地等資源瓶頸,政府因此希望能夠「騰籠換鳥」,以市場競爭的手段,使地區經濟結構更優化。而勞動密集型的加工貿易港企,在這輪調整中如果不能自我提升,處境將日趨艱難,很多中小企業的倒閉也是難以避免的。

「珠三角曾給過港商很多機會」

 面臨倒閉,很多港商心有不甘,認為在改革開放初期,港商的到來曾為珠三角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如今政策的強硬調整,對港商卻毫不留情。陳廣漢認為,在上世紀80年代,珠三角經濟的高速發展,確實與大批港商在此投資建廠有很大關係。然而,「港商更應看到,珠三角曾給過港商很多機會」。

 陳廣漢認為,港商也應該自己檢討,港商自身創新能力較弱,缺乏升級動力。即使在整體營商環境劇變、加工貿易政策持續收緊的狀態下,很多港商依然持觀望狀態,而不思應對之策,致使到了難以維繫的時候,只能以倒閉的方式結束在珠三角的經營。

棄廠回港做貿易

 陳女士現在的頭銜是恆迪貿易公司董事長,而之前,她一直都在東莞大朗鎮從事毛衣生產。20多年前,內地剛剛開始改革開放,本港商人在東莞大朗鎮投資創辦了第一間毛織廠,從此之後,數以百計的港資毛紡織企業,像潮水一樣湧進這個不產一根羊毛的小鎮。

 回想香港毛紡廠大批轉移到大朗的盛況,陳太說彷彿是昨天才發生的事情。那個時候,一向只出產荔枝的大朗鎮,勞動力極豐富,「只要你在工廠門口掛一個招聘廣告,農民們立刻排成長龍。」也正是當地豐富廉價的勞動力,讓港資毛織企業接訂單接到手軟,當然,賺錢也賺到手軟。

民企低價競爭 港廠慘淡收檔

 架一台紡織機器就能賺錢的生意,也引起從荔枝果農變身產業技工的當地人艷羨。他們很快積攢了一些資金,並且掌握了生產技術,紛紛離開港資工廠,自己購置幾台機器,在自家的堂屋裡開始了毛衣加工。

 「那個時候, 大朗到處都是夫妻檔、父子檔的毛織加工作坊。」陳女士有些無奈地說,由於家庭作坊的生產成本,比港資加工企業更低廉,訂單價格也因當地人的競爭而直線下滑。「本來替國外客商加工一件毛衣還可以賺幾毛錢,到最後卻低到令不少小的港資工廠難以維持正常運作。」

 經營日趨困難的陳女士,乾脆把自己工廠的100多台機器,半賣半送地給了當地的親戚。

退出生產環節 回港專接訂單

 從生產一線退下來的陳女士,在香港成立了一間貿易公司,專門承接海外的毛織品訂單。接到的訂單她都轉交給親戚來做。「正是因為當地民營企業競爭太激烈了,很多跟我一起來到大朗的港商,都選擇不再從事直接的毛織加工,轉而只負責在香港接單。」

 記者也了解到,已經獲得「中國毛織名鎮」稱號的東莞大朗鎮,現有毛織企業2,000多家,10多萬從業人員。但早年在當地從事毛織加工製造的港企,除了少數上規模的,大部分都已經退回香港,從事毛織接單的貿易生意,生產環節主要由當地民營企業來完成。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