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月9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豆棚閒話:陳友諒比朱元璋差在哪?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1-09]

陳 雄

 在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龍記》中,陳友諒是個耍盡陰謀的野心家,他在靈蛇島欺騙金毛獅王謝遜,又在丐幫中搬弄是非,後來又引誘宋青書走上邪路。其實,耍陰謀,恰恰是元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陳友諒的弱項,逐鹿中原功虧一簣,打漁出身的陳友諒,終不如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就是輸在謀略上。說他是一方英豪、一代梟雄,不如說他是一條莽漢。

 陳友諒迷信武力,胸無城府。既不會籠絡人才又不會籠絡軍心,不會借助外力,像荀子說的那套「君子善假於物」,他完全不懂或者不屑一顧。說白了,他就是不會做表面文章。

 後人說陳友諒心狠手辣,無非是指兩件事。一是殺他的老上司倪文俊;二是殺「天完皇帝」徐壽輝。

 倪文俊不甘人下,想篡徐壽輝的位,然而事情敗露,從漢陽逃到黃州去投奔陳友諒,因為他以前提拔過陳友諒,對陳友諒有恩。然而,彼一時,此一時,陳友諒不念舊恩,殺了倪文俊。陳友諒這步棋雖然走得狠了點,但沒錯,誰讓倪文俊分裂起義軍在先?對整個起義軍來說,他做的是安定團結的好事。

 但過早地除去主子徐壽輝,則完全沒有必要。羽翼日豐的陳友諒挾持徐壽輝攻下太平、採石之後,認為朱元璋所佔的應天(今江蘇南京)唾手可得,就急不可耐地派武士用鐵錘擊碎了徐壽輝的腦袋,然後以採石五通廟宇為行殿,草草稱帝。

 再看看朱元璋是怎樣對待主子的。

 朱元璋最初參加的是郭子興的紅巾軍,後來郭子興病死,韓林兒被立為小明王,國號宋,大元帥朱元璋實權在握,起義軍全歸他指揮。韓林兒只是一個擺設,但朱元璋一直以臣子自居。在韓林兒被困安豐的時候,朱元璋還冒著極大的風險去救他。以致鄱陽湖大戰勝利後,朱元璋心有餘悸地對劉基說:「我不該親自去安豐救韓林兒。如果那時陳友諒乘我不在建康,順流而下直搗穴巢,大事去矣!」

 但是救韓林兒給他贏得了講義氣重情誼的好名聲,也許還遠遠不止這些。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想一想朱元璋的部下看見到朱元璋如此豪邁義氣,他們會受到怎樣的感染?

 徐壽輝被陳友諒派人擊碎了腦袋,寒了眾將士的心,其中以明玉珍反應最為激烈,他斷絕了與陳友諒的關係,自稱隴蜀王,建徐壽輝廟四時拜祭。殺徐壽輝,使陳友諒的威望大大降低,負面影響顯而易見。

 朱元璋的主子韓林兒的死有點撲朔迷離,當時,韓林兒在滁州,朱元璋派手下廖永忠把韓林兒接到應天來,途中韓林兒乘坐的船翻了,落水而死。朱元璋要處罰廖永忠,虧得眾人說情,才免了他的死罪。韓林兒有可能是廖永忠為邀功請賞擅自除掉的,也有可能是朱元璋授意剷除的。不管怎樣,朱元璋後來還帶著百官到江邊哭祭,涕淚橫流地為韓林兒設置靈位,朱元璋和廖永忠配合默契演了一段雙簧戲。韓林兒的死,反倒成全了朱元璋的「忠義」。

 再比如同樣是對付被俘的士兵,朱元璋就比陳友諒「仁慈」得多。

 在鄱陽湖大戰期間,陳友諒的軍隊飢疲交迫,龜縮不出,朱元璋寫信激陳友諒,說陳友諒不敢出戰,非大丈夫所為,陳友諒見信後大怒,為了洩憤,將幾千俘虜全部殺光,而朱元璋卻將俘虜全部放掉,並發放藥品給敵軍傷兵,公祭敵軍死難者。

 人心都是肉長的,什麼樣的主子值得賣命,什麼樣的主子不值得賣命,至此一目瞭然,所以當陳友諒在戰船上被箭射死的第二天,他手下的「高層幹部」陳榮就率五萬餘名殘部投降了朱元璋。

 多年以後,當上皇帝的朱元璋回憶這段往事,津津樂道於他的「仁義」之舉,說當時群雄並起,張士誠靠的是錢,陳友諒靠的是兵力強大,而只有他朱元璋什麼都沒有,只是不好殺人,施布信義,講究節儉,與文官武將們同心共濟而已。

 這並不是一番完全自我吹噓的虛假論調。事實上,後人認為朱元璋鄱陽湖取勝的最主要原因不是戰術,而是他每一支軍隊的精銳,逢攻必克。否則,在決戰開始,他的軍隊就可能被陳友諒的巨型艦隊吞沒了。朱元璋的軍隊為何逢攻必克?除了軍隊素質較高之外,將士們為朱元璋所謂的「仁義」感召,誓死衝鋒,怕是最主要的因素了。但朱元璋向來是「後發制人」的,試看他得到天下之後,大戮功臣,哪裡還有半點「仁義」可言?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