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月9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古典瞬間:胡先驌與阮大鋮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1-09]

李 英

 題目有些怪,胡先驌,是被毛澤東讚為「中國生物學界老祖宗」的現代知名植物學家,世所欽敬,阮大鋮則是明季著名的風派人物,先是依附閹黨,後又屈身降清,歷來為人所不齒,怎麼把這兩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人物拉扯在一起呢?

 這就要說到阮大鋮的「才」。舊時有一句話,「小人無不多才」,話說得絕對了一點,而用在阮大鋮身上倒是非常恰當。阮大鋮不僅精通音律,是一個著名的戲劇家,而且詩也相當出色,傳世有《詠懷堂詩集》。明詩不振,但阮大鋮之詩向被推為明代一大家,尤其是其山水詩,自明季迄今,便始終不乏偏嗜者。儘管喜歡阮氏山水詩的文人不少,而在我看來,真正最早說出了其妙處的,卻是以植物學擅名的胡先驌先生。

 胡先驌,字步曾,號懺庵,1894年生於江西南昌一個書香門弟,曾祖父曾中一甲進士第三名(即探花),幼年讀書時曾受一代大儒沈曾植賞識,1912年赴美國加州大學攻讀植物學,希望「乞得種樹術,將以療國貧」,但不廢研讀舊文學,舊體詩詞尤所偏愛。回國後在大學任教,專業著述甚多開一代新風,和他人創辦北平靜生生物調查所、廬山森林植物園、雲南農林植物研究所等科研機構,被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又和吳宓等人合辦《學衡》雜誌,引發新舊文學之爭。胡先驌關於阮詩的妙論,正是當年在《學衡》雜誌上發表出來的。

 山水詩是中國詩之一大宗,代代有高手,阮詩有何特異之處?試看胡先驌的分析:在阮大鋮以前歌詠自然的名篇,「皆靜勝有餘,玄鶩不足,且時為人事所牽率,未能擺脫一切,冥心孤往也。惟詠懷堂詩,始時能窺自然之秘藏,為絕詣之冥賞。」胡先驌認為阮詩「非泛泛模範山水,嘯傲風月之詩人所能作也,甚且非尋常山林隱逸所能作也。必愛好自然、崇拜自然如宗教者,始克為之,且不能日日為之,必幽探有日,神悟偶會,『形釋』、『神愉』,『百情有觸』時,始能間作此等超世語也。即在詠懷堂全集中,亦不多見,他人可知矣。」胡氏的意思是說,山水詩只有發展到了阮大鋮這裡,山水才上升為一種本體,不再是詩人遣懷寄意的一種工具,這種對自然的崇拜正是前代詩人沒有的。我們翻讀阮詩中的一些名篇,如 「坐聽柴扉響,村童汲水還。為言溪上月,已照門前山。暮氣千峰頌,清宵獨樹閒,徘徊空影下,襟露已斑斑。」細心體味,阮詩超越前人之處,不正如胡先驌先生所闡發?世之好阮詩者眾,可曾有誰像胡先驌這樣分析得如此精微?這種功夫當然淵源於胡氏的家學,而更重要的,恐怕還是那種對中國詩詞天生的悟性有以致之。

 胡先驌的一生,在植物學上做出了巨大貢獻,但他同時又是傳統文化的熱愛者和保護者,所創作的詩詞置諸近世大家中,也毫不遜色,錢仲聯先生作《近三百年詩壇點將錄》,胡先生就佔有一席之地。現在我們重溫他關於阮大鋮山水詩的妙論,不得不感歎一聲:前輩風範,真不可及!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