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月30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歷史與空間:一句五言詩的千年閱讀史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1-30]
放大圖片

吳潤凱

 孫康宜《抒情與描寫:六朝詩歌概論》一書開篇就說:「陶淵明是中國歷史上少數幾個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其聲名經久不衰,也許只有杜甫才可以與他比肩而立。」此話大抵為文學史上的不刊之論。然而,歷史長河悠遠無邊,古今詩人車載斗量,泥沙俱下,誰能脫穎而出?可見,一位典範詩人的地位確立誠非易事。陶淵明也是在漫長的閱讀史中,甚至可以說,是在喧囂的爭吵聲中成就了他的詩名。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這是《飲酒》詩第五首的一個通行版本,也是陶詩中最為膾炙人口的一首。其中,光是「悠然見南山」一句,就吸引了太多的關注,成為讀詩者與注詩者各自言說的焦點。

姿態:望或見

 據田曉菲《塵几錄—陶淵明與手抄本文化研究》一書對陶詩異文的考證,在北宋之前的文本記載中,「采菊東籬下」接下去總是「悠然望南山」,但北宋之後,「望」字開始出現「見」的異文,並逐漸為其取代。作為後起之秀的「悠然見南山」也反客為主,佔據了此後千年所有陶詩流行版本的正位。

 蘇東坡最早提出了「以見代望」的主張。他不無憤慨地指出:「因采菊而見山,境與意會,此句最有妙處。近歲俗本皆作望南山,則此一篇神氣都索然矣。古人用意深微,而俗士率然妄以意改,此最可疾!」從中可以看出,蘇大詩人所見的版本皆作「悠然望南山」,這是否已經在無意中透露出此句的本來面目呢?但是,儘管如此,所有寫作「望南山」的版本均被他斥為「俗本」,被認為是「俗士」妄改的結果,以致一字之易而破壞了通篇神氣,實在可惡至極。

 蘇東坡不愧為陶淵明、杜甫等人之後的又一典範詩人,其「以見代望」的言辭究竟是有文本依據呢,還是僅憑個人的閱讀偏好「意改」呢,這已成文學史上的一起無頭公案。問題的關鍵在於,蘇東坡以其在文壇的影響力而對「望/見」二字作出「俗/雅」的劃分,這不能不在後來的陶詩閱讀者心中激起波瀾。試想,哪個文人雅士會冒著「俗士率然妄以意改」的罵名為「望」字作一翻案文章呢?況且,蘇東坡確實眼光獨到,信手拈來一字,便使陶詩的意境迭然翻新,釋放出無限的闡釋空間。請看宋人蔡居厚對蘇東坡說法的發揮:「悠然見南山,此其閑遠自得之態,直若超然邈出宇宙之外。俗本多以見字為望字,若爾,便有褰裳濡足之態矣。」可見,「悠然見南山」一說在蘇東坡所處的時代就已經得到了普遍的認可,後世的解說要麼是為其合理性增加論據,要麼就局限於其所塑造出來的淡泊隱士形象,只能在如來佛的手掌心裡打轉了。

 到了清代末年,王國維撰《人間詞話》,把「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一聯作為「寫無我之境」的典範,其立論依據恐怕也是傳承自蘇東坡的說法。因為,采菊之人無意間抬頭看到了山影悠悠,那份寧靜閒適之情不言自明,與其說是詩人主動看山,不如說是山峰有情入眼來。這種不期而至的美感是主觀性很強的「望南山」所難以達致的,正契合了王國維的詩論闡發:「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精神:廬山或商山

 不僅如此,「悠然見南山」一句的微妙之處還在於論者對「南山」的解說上。一個作品之所以偉大,也許正在於它能為閱讀者提供無限的進入途經,一千多年下來,儘管有過許多陶詩注本,但是陶詩以其文字魅力仍然毫不設防地對每一位讀者敞開心扉,成為一處開放的詩意空間。

 陶詩中多次出現「南山」的意象,比如「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去去欲何之?南山有舊宅」等。自來對「南山」的解讀也多無疑義,大抵均以之為陶淵明隱居地柴桑南面的廬山。因此,「悠然見南山」也是實寫廬山無疑,聯繫前後詩句,采菊、見山、山氣、飛鳥等意象都是對自然情事的抒寫,為下文的「真意」鋪定徵兆。考慮到唐宋之後,陶淵明一直作為隱逸詩人的典範受到追捧,其退隱心態也作為既定事實而無須加以考察,故而,「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兩句幾乎成了陶淵明的心聲代言,閱讀者坦然接受了詩人面對廬山的恬靜淡泊心境,亦無須斟酌一人一山的獨立姿態背後是否有些許的微瀾波動。但是,1949年後從事文物研究的沈從文,仍以小說家的細緻體驗到了陶淵明的屈子之心。

 沈從文《「商山四皓」和「悠然見南山」》一文根據兩件出土文物上「南山四皓」的題識,認定史傳上常說的「商山四皓」,漢代和六朝人通說是「南山四皓」。所謂「商山四皓」或「南山四皓」是一個歷史典故,沈從文在文中也引用《史記》、《漢書》等典籍的記載予以說明,大意是指秦末為避亂隱居商雒深山的四位老人—東園公、甪里先生、綺裡季、夏黃公。劉邦定鼎後,徵召不至,其後呂后用留侯計,讓太子劉盈束帛安車,將四人召至。劉邦因而認定劉盈可用,遂打消了另立太子的念頭。這四人因此又被稱為輔政老人。

 沈從文據此重新找到了解讀「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入口:「我慚愧讀書不多,不能明白千多年來講陶詩的,有沒有人曾提起過這兩句詩,事實上是不是也還有些感慨,正可和『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發生聯繫,用事雖不同,立意卻相近。原來淵明所說『南山』,是想起隱居南山那四位輔政老人,並沒有真見什麼南山!」如此,則「從容不迫,不以得失縈懷累心」的陶淵明形象恐怕要大打折扣了,變成「有道則仕,無道則隱」的傳統士人,依然對政治多有期待。

 詩無達詁。沈從文解讀下的陶氏精神面貌,是耶,非耶?我們不能起陶淵明於地下而問之。然而,多重面貌的歷史與人物總較單一、單薄來得好,只要言之有理,盡可洗耳恭聽!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