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2月6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集體回憶 顯示港人多元化思維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2-06]
放大圖片

 ■舊天星碼頭清拆鐘樓,觸發了港人的集體回憶。資料圖片

 文藝復興 「集體回憶」,一個近年在香港的文化界和保育界忽然竄紅的新名詞。與嚴瑞源聊起這個新名詞,記者突然異想天開地聯想到歐洲的文藝復興,衝口而出道:「這算不算是香港的『新文藝復興』呢﹖」嚴瑞源默默地點頭稱是,但又欲言又止,像在思索著些甚麼。

 詳談下去,記者才逐漸地明白,嚴瑞源要說的「復興」,遠比自己腦子裡臨時閃出的這5字「金句」要寬闊得多。

更期待未來創意產業

 回顧香港的文化史,「集體回憶」充其量只能算是5年多前的文化「新產品」,一套港台的「集體回憶」節目,喚醒了香港沉睡多時的記憶;而一場渡輪碼頭的拆遷,更進一步地觸發了港人的反思。但深究下去,嚴瑞源分析,這很可能是一種心理上的條件反射:「我們香港人太精明了,甚麼都算得很準,但問題也是甚麼都算得太精了。」其實,那就是追求多元化思維的起點。

 說回香港「新文藝復興」,嚴瑞源直言,看到了香港文化的新方向。「回歸10周年,香港出現了一種反思,也是引發了香港對自身文化的思考。內地與香港的關係其實並不只是政治的問題,但我們卻一下子把它(文化)也拉進去了。」

 他續稱:「集體回憶只是一個起點,但絕非終點。」嚴瑞源看中的集體回憶,應是香港未來創意產業的「衝鋒號」,而非築起高牆的文化壁壘。他娓娓說道,世界的設計之都中,巴黎有巴黎傳統,意大利亦有意大利的傳統﹔同樣的,中國也是如此,但卻很少有香港人研究它,研究甚麼是香港的傳統、文化根源。

香港成功須靠國家

 環顧世界文化產業的發展,嚴瑞源斷言:「香港的設計要搞出名堂,沒有了中國文化是搞不起來的。」但他亦指出,到底如何才能把兩者磨合成最佳拍檔,才是真正走向成功的關鍵所在。「到時,香港才能做到真正的新文藝復興。」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