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3月28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打造河套高新技術區的意義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3-28]

 ■薛 岩

 自主創新是中國能否崛起為真正世界經濟強國的關鍵。曾對國家不同時期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的香港,當以河套開發為契機,在自主創新方面為全國先行做出表率,以期產生「以點帶面」的輻射效應。如此不僅有利國家民族,香港自身發展也將更上層樓,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近期,河套開發引起城中熱議,見仁見智,各出奇謀。紛紜眾說中,筆者認為有關河套開發的基本方向定位尚不清晰,對日後具體政策措施的制訂將帶來不利影響,在此想探討一二。

 縱觀二戰以來香港經濟的騰飛繁榮,除了抓住世界經濟發展機遇和自身完善的營商環境外,對整個國家的服務功能是至為關鍵的一個原因。內地改革開放前,自由港屬性使香港成為內地與世界進行經濟貿易往來的窗口和主要橋樑,成就了香港貿易和物流的區域中心地位;上世紀80年代後,港商大舉北進,在內地投資建廠,其良好示範效應帶動各國資本紛紛效仿跟進,使國家的改革開放政策得以順利實施,同時也使香港經濟順利實現了由製造業向服務業的轉型;近年來,香港資本市場成為內地企業境外融資的主要平台,大大促進了香港金融業發展,開始風行全球的「紐倫港」稱謂凸顯香港國際金融地位的提升。

急國家所需 聚焦自主創新

 從以上歷史軌跡可以看出,過去半個多世紀,香港憑藉特有優勢,「為他人所不能」,滿足了國家不同時期的發展需要,發揮了無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此過程中,依托祖國內地,香港自身優勢得以急劇放大,創造了「東方之珠」的奇跡。以史為鑒,謀劃香港今後的發展戰略,當明確以下兩點:第一,開闊視野,把握國家的基本發展趨勢,致力服務國家的整體需要,如此香港的價值體現和發展空間才能最大化。倘若眼界只是關注與周邊廣東等地的融合,議題只集中在具體的項目合作,香港在整個國家的戰略棋盤上勢必淪為二流角色,自身發展也將後勁不繼。第二,在上述指導思想下,香港要根據未來國家發展的整體需要,保持自身的比較優勢,努力打造新的比較優勢,形成其他地方難以複製的競爭力,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中國經濟在經歷了近三十年的高速發展後,面臨的最大瓶頸是,因高消耗、低附加值的粗放經營模式佔據主導地位,資源和環境壓力越來越大,可持續發展前景受到嚴重威脅。為此,國家將自主創新作為「發展戰略的核心」,推進我國經濟增長方式從資源依賴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去年十七大和今年人大報告均對此反覆強調。隨著國際資源價格及國內勞動力價格不斷攀升,這一目標能否達成直接關係到今後中國經濟發展是延續輝煌還是掉頭下沉。

穩步實施 力求有成

 在此背景下,若香港有志在自主創新方面助國家一臂之力,不僅對整個民族的發展功莫大焉,也將藉此培育本港的高新技術產業,改變本港過多依賴金融服務業的局面,推動經濟結構的再次轉型,為香港經濟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循此思維,探尋未來香港發展新路的河套開發應聚焦自主創新,專注於高新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應用,爭取成為中國的科技研發基地。

 第一,廣泛諮詢溝通,盡快就河套開發區定位高新技術的發展方向達成共識。近期,有建議在河套建立以金融商業貿易為主的國內自貿區,促進港深融合。筆者認為此建議忽略兩地現有的金融商業貿易格局,在成熟的基礎設施外另起爐灶,必要性及可行性不大。試想,習慣中環各方面便利條件的銀行家怎麼可能願意到河套辦公?貨物在《CEPA》時代輾轉進入自貿區又能得益幾何?因此,河套開發應突破舊的產業框架,從服務國家發展的需要出發,從打造香港經濟新的增長點出發,成立高新技術區,立足自主創新。倘有大成,香港將重新在國家發展中佔據制高點,並再次居於引導地位,起到「領頭雁」的作用,所謂「邊緣化」危機自然煙消雲散,而且還能為珠三角陷於困境、亟待進行產業升級換代的眾多港企提供指引和幫助。

 第二,根據國家發展需要,確定主攻高新技術產業目標。國家「十一五」科學技術發展規劃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選擇生物和醫藥技術、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先進製造技術、先進能源技術、海洋技術、資源環境技術、現代農業技術、現代交通技術、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等作為超前部署的重點。河套開發區可以此為依據,結合香港及近鄰深圳的各方面條件,與國家有關部門協商,從上述產業中選擇若干(比如生物和醫藥技術、信息技術、海洋技術等)作為主攻目標,力爭形成一批集研究開發、設計、製造於一體,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骨幹企業。若有的產業在開發區製造成本過高,則可考慮以研發、設計為主,通過外包、供應鏈管理的方式,將產業鏈條延伸至廣闊內地。

 第三,營造良好環境,吸引香港、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企業、研究機構及人才進入開發區。開發區可申請列入「十一五」規劃60個國家級高新區名錄,以便取得相關政策及資金支持。政府要花心思和氣力,把開發區規劃建設成創新城市的樣板,為人們創造優良的工作、生活和娛樂環境。參照國際上通行做法,給予創新者土地、稅務優惠。還可借鑒以色列「種子基金」的方式,設立政府風險投資基金,孵化培育高新技術產業。另外,還可鼓勵本港銀行履行企業公民的社會責任,為創新者提供低息甚至無息貸款。至於人力資源配合,政府除加強本地人才的教育培訓外,可適當放寬「優才輸入計劃」門檻,加大實施力度,招攬天下賢能,這樣,本港人口結構也能借河套開發得到一定改善。

 第四,與深圳密切合作,共同打造河套高新技術開發區。河套由香港管理,但土地所有權歸屬深圳,且深圳最早提出構建「深港創新圈」的想法。港深兩地若能優勢互補,在河套開發區的合作上取得成功經驗,將為下一步更廣地域的邊境聯合開發做好鋪墊,從而使港深國際大都會構想走出空談的尷尬,喚起各方的參與熱情。(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