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4月7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走進石湖墟 北區城市的時空裂縫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4-07]
放大圖片

文:鄒芷茵(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博士生)

 編者按:舊的,不斷被推倒;新的,不斷湧現。最近市建局的推土機終於瞄準了旺角波鞋街;政府掏出數十億元,準備收購這處富有特色的街巷。自從經歷不少重建風波後,保育文化早在香港人的內心發芽,這次拆卸重建的方案,令不少人士懷疑,將要取代波鞋街的運動中心,很可能會破壞舊社區的特色與民情。

 這不純粹屬於「舊區是否發展攔路石」的觀念問題,而是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社區各處因為不同的歷史與地緣因素,形成在相近「空間」裡出現「時間」的落差。在那種落差成為發展的兩難問題前,歷史與地緣能不能提供一些證據,告訴我們舊區將何去何從?人的生活在互動中扮演甚麼角色?

 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博士生鄒芷茵,以上水石湖墟為例,探討這個新舊落差的前因後果。

 如果你從上水港鐵站起沿上水廣場方向的行人天橋走到盡頭,你便會到達一個稱為「石湖墟」的地方。這是一個毗連商場區域而遺世獨立的舊墟;若其他上水居民到石湖墟時,他們會說自己「入墟」:這像是一個穿越時空的舉動,讓自己的肉體及意識悻悻然落入另一個古老世界。

「城」與「鄉」的灰色國度

 雖然「石湖墟」早於16世紀已存在,但是,它的街道名稱大部分只有不足50年的歷史。石湖墟曾於1955年、56年分別遭逢兩次大型火災,整個鄉鎮毀於一旦,促使政府、原居民及商人合作重建市貌的念頭。現下的石湖墟於1964年3月12日正式重開,當時墟內的街道地圖仍然未固定下來(詳參1965年《華僑日報》出版的《香港年鑑》)。

 如果與港島四環區:西環、上環、中環、灣仔(下環)比較,石湖墟算是一個落後的小鎮。在政府對香港市區發展的推動之下,5、60年代四環區的城市建設漸趨完善,人口數目及密度大大增加,而九龍半島一帶的發展則不及其半,新界地區更像不毛之地。石湖墟受天災所累,而且「山高皇帝遠」,雖然為本地原居民根據地,但當時也不可能趕過港島的發展;如是者,對5、60年代已具城市雛形的四環區來說,石湖墟無論如何重建也只是一個「鄉下地方」。

 政府於7、80年代開始發展新市鎮,新型公共屋h於北區相繼出現,各個商場也在90年代紛紛落成,甚至成為了內地旅客的其一個主要購物區。於是,踏入千禧年,北區突然與四環區、尖旺區的旅遊商業平分春色;北區比較豪華的樓房也成為內地來港定居人士的熱選。然而,此時的石湖墟並沒有跟隨北區的身價一登龍門,卻依然故我,甚至充斥著五花八門的內地商品。

 就像電影《鬼魅山房》(Silent Hill)中的小鎮一樣,從上水廣場走到石湖墟,朦朧間眼前出現了兩個落差甚大的時空:一個為了內地旅客而服務,一個則為本地居民服務。活在上水,香港居民與內地旅客的身份會漸漸改變:內地旅客享受屬於香港居民的香港城市素質,而香港居民就獲得地理優勢而買到平價的內地蔬果─活在上水,我們根本不能分辨自己是一個「城市人」還是「鄉下人」。

酒樓之城 「地點」消失 

 北區也是一個本地飲食雜誌報道搜尋「本土風情」的熱點;石湖墟及粉嶺聯和墟內的某所冰室、燒臘菜館或小食店時常會成為採訪對象,繪聲繪色地憶念一個「香港故事」。在石湖墟新豐路與新成路交界附近,我們現在也可以發現一幢矮小的樓房,外牆寫著「東海酒家」。翻看1964年時的新聞圖片,當時確有一家「東海酒家」營業,而現址內部卻已是一個倉庫。從外牆的字看來,當時「東海酒家」的規模不錯,能筵開酒席。這大抵是一個只此一家的香港面貌:相信其他地區較難讓一個商業空間多年來人去樓空,而不改辦其他生意。

 名存實亡的東海酒家何時清拆,實在不得而知;不過,如董啟章《V城繁勝錄》中的維安娜一般,城市人處身於「酒樓之城」中,居住於名為酒樓的屋廈內,卻不復了解酒樓的本貌。Anthony M. Orum在《城市的世界》中綜合了各學派對「地點」 (place)的定義,精簡地指出「地點」能說明居住者的身份。當一個地區需要重建的時候,居住者普遍希望按照重建前的模子去建立家園,保留有正面價值的生活習慣或建築物,以維持個人的身份歸屬。

 除了東海外,上水仍保留了一些舊式酒樓,如彩園h、天平h的酒樓仍設「茶舞時段」;新豐路的單幢式酒家(可做到「魯陳聯婚二、三、四樓」的效果)全日供應「欖仁馬拉糕」。對於西港城來說,這叫「懷舊」;對於石湖墟來說,這就叫「土氣」。

 我們需要考慮的是,如果有一天,像酒樓這些「地點」消失了,石湖墟變成「石湖新h」、「石湖商場」了,舊墟不再「舊」了,居住者的生活模式便會被迫改變。從石湖墟這個例子可見,對「社區」的歸屬感並不是直接由建築物所影響的,而是與生活模式唇齒相依。

或緣木求魚 或相濡以沫

 直到目前為止,石湖墟仍擁有頗高的「模擬舊址能力」:茶餐廳結業了,原址重開另一間;酒樓易手了,原址還是酒樓。因著火災,我們得以把舊墟從時空的腳步中僥倖保存下來。

 不過,近年的上水商場區開始重新規劃,一些較小眾的店舖如琴行、書局也從商場遷至石湖墟外圍了;而公屋區附近出現了以「貴族」為賣點的豪華住宅,豪宅的正門卻又駭然建了一所平民小學─我們應該明白,石湖墟的時空秩序正在改變,這種將錯就錯而出現的「舊」,終有一天會被「撥亂反正」,重新回到北區城市發展的軌道;到了那個時候,不論我們如何努力在上水尋找「懷舊風情」,也是徒然。在這「城」「鄉」共冶一爐的地方,有誰可以選擇出軌,然後,另起爐灶。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