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4月12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詩幻留形•新詩入門之路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4-12]

陳智德

 每當有初學新詩的朋友問我,學習新詩從哪裡入手,我總告訴他,先讀五四新詩選本吧。我相信這是必要的基礎,認識五四至三四十年代中國新詩,無論再涉獵當代中國大陸或台灣、香港新詩,面對不同技巧、流派和取向,多少都能探知其淵源,既辨源流,便不致迷失,且能進一步選擇自己的方向。

 五四新詩,範圍仍甚廣,若只讀最初期,如胡適等人嘗試階段之作,很容易以為新詩只是矯揉造作、文藝腔氾濫的文字,即冰心、朱自清、俞平伯等名家,亦非中國新詩成熟之作。對初學新詩者來說,最早期五四新詩只略知大概便可,應集中研讀三四十年代作品,蓋該段期間為中國新詩最豐富時期。在個別詩人而言,如徐志摩、何其芳、馮至、卞之琳、邵洵美、戴望舒,也是在三十年代才寫出真正耐讀的作品。

 抗戰時期,臧克家、艾青、田間的詩,目光敏銳,語言硬朗、明快;穆旦、鄭敏、杭約赫的作品,情志堅實,語言婉轉多義而更接近於詩,各於不同方向探視時代、為生命沉思,足可為後世之師。

 記得自己初學新詩,也是覺得教科書中的冰心、徐志摩太乏味,後來自己找到何其芳的〈預言〉、〈成都,讓我把你搖醒〉、卞之琳〈慰勞信集〉、馮至〈十四行詩〉、臧克家〈生命的零度〉、戴望舒〈我用殘損的手掌〉以至青勃〈苦難的中國有明天〉才猛然轉醒,這就是我想像中的詩歌,它的世界廣闊、多義而有力,它呼喚人們在不同的時空裡,用創新的語言為時代和生命造像,詩應該是這樣。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