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6月15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封面故事:歷史一刻重現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6-15]
放大圖片

 ■孫中山赴寧就任臨時大總統的圖片,可能是這個歷史時刻的唯一見證。

──辛亥革命──施塔福攝影展

文:黃納禧 攝:林意生 部分圖片由主辦單位提供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總被告知要認識歷史,必須從史書入手,由經典史籍至近代名著,若能反覆細讀,準會有所得著。然而,近代已有不少學者指出,一旦經過史家對資料的取捨及斟酌褒貶,歷史──作為一種「後見之明」,最終亦只是一種文字的再現。不過,總有些什麼能令我們見證到過去更真實的面貌,如相片。

 1911年,美國攝影師施塔福以其專業記錄了辛亥革命的歷史時刻。一晃已差不多一個世紀,這批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相片終於被重新發現,更在今年6月12日抵達香港,在孫中山紀念館展出,名為「辛亥革命──施塔福攝影展」。開幕禮上,香港歷史博物館助理館長陳成漢先生及施塔福外孫安德森教授更分別對展覽作解說及介紹,讓在場人士都彷彿重臨歷史現場,見證重要的歷史時刻。

存活真相 歷史珍寶

 1909年,施塔福攜同妻兒遠渡重洋到達上海,進入了上海商務印書館專職攝影及印刷兩項工作。「由於因緣際遇以及其身份,使施塔福能夠自由出入戰場拍攝亦無人干涉。」在場解說的陳成漢一再強調施塔福為商務印書館及外國人身份的重要性,當一般攝影師只能拍下普遍社會民生的照片時,施塔福大量拍攝與戰爭及政治相關的照片就顯得尤為珍貴。

 例如有關革命軍與清軍戰爭的照片,當時武漢三鎮──武昌、漢陽、漢口成為兩軍對壘的戰場,在清軍得勝後,更大舉放火焚漢口,這些場景都被施塔福一一拍攝下來,而震撼的程度當然比文字強烈得多。

 當問及陳成漢哪張照片最為珍貴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帶領記者走到了展覽場館的末段。「1912年1月1日孫中山乘火車到南京就職臨時大總統,當時其實是夜間時分,而到現在為止都未曾出現過南京就任當晚的照片,所以施塔福所拍下的那張照片可能是現存唯一的一幅。」

 照片的珍貴之處,還在於妥善的保存。2001年,安德森教授方在家中的地庫發現外公遺留下來的大批相片。在此之前,雖已流存著辛亥革命的相關照片,但其質素卻遠不及施塔福所遺留下來的原照。

 「1912年時曾有一名為Edwin Dingle的書出版,書中記下了不少辛亥革命的照片。可惜書中所記的原照早已失傳,保留下來的只有該書的印刷版本,但因書本為網點印刷,故已沒有很大的價值。」陳成漢說來仍感可惜,不過無論如何,這些照片對加深後世對辛亥革命的認識,都起了積極的作用。

延續心志 薪火相傳

 提及外公施塔福時,安德森教授表現了無限的尊敬。「他(指施塔福)對中國充滿了好奇心,及後更在中國組織了家庭,學習中文,很想為中國人民做些什麼。」再一次因緣際會,安德森少時從不知道有關外公的事蹟,甚至其父母也不知道有關相片的事,卻一次巧合地被安德森發現了這些放置於地庫的照片。

 2001年,安德森也抱著如外公般的好奇心,帶同照片來到上海歷史博物館,並與當地的專才一同對照片進行考究,結果發現照片極具歷史意義,終於在上海舉辦了首次的展覽,並印刷了書籍《二十世紀的中國印象》。至今才到香港展出,過程十分轉折。

 然後談及安德森對相片的印象,他直言年輕初次接觸相片時所感受到的是暴力(Violence)與破懷(Destructions)。然而,當他對照片進行研究過後,他愈發感受到這些照片的價值所在,並期望能繼續到其他地方進行同類型的展覽。

 至今,安德森已完全把照片數碼化,把它們完好保存。此外,他透露已另有計劃──利用一直以來的研究成果為外公寫傳記,到時或會為我們了解辛亥革命以至中國近代歷史帶來新的資訊。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