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7月2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在新石油危機中的對策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7-02]

宋小莊 北京大學憲法學博士、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

 上世紀的三次石油危機都是地緣政治緊張,供應短缺造成的。解決了供應問題,石油危機也就化解了。近一年來,油價已上漲一倍以上。美國雖然聲稱未來要減少對石油進口的依賴,但卻表示要在未來20年內把石油儲備擴大一倍,進一步推高油價。

 上月下旬,36個產油國、耗油國、22家主要石油公司和7個國際組織在沙特阿拉伯吉達召開緊急能源會議。儘管沙特承諾本月初開始每日產油970萬桶,比五月增加55萬桶,但與會者對高油價仍意見分歧。有的說是供求失衡所致;有的說供求平衡,是炒作造成;有的說是短期需求引起;有的說是石油儲量枯竭觸發。大家都說油價太高,但卻未就壓抑油價提出具體方針,油價也未回落。

全球對油價高企原因意見不一

 為了了解油價上漲的動力,需要分析世界之所以發生石油危機的原因。探究為何有的危機可以避開,有的卻避不開,從中找尋事情的真相。

 上一世紀,人類發生三次石油危機。1973年第四次「以阿戰爭」爆發,為了報復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國家,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實行減產禁運。在極短時間內,油價從3美元升到13美元。是年美國GDP下降4.7%、日本下降7%、歐洲下降2.5%,此為人類第一次石油危機。

 1978年第二大石油出口國伊朗發生革命,出口銳減。1980年兩伊爆發八年戰爭,供應短缺,油價從14美元上升至39美元。此為第二次石油危機。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石油出口受阻,爆發第三次石油危機,油價從14美元升至最高40美元。然而,美國在出兵科威特前夕,老布什決定動用第一次石油危機後設置的戰略石油儲備,釋放出1,700萬桶石油,成功地化解了這次危機,油價又壓回到18美元。

 由此可見,上世紀的三次石油危機都是地緣政治緊張,供應短缺造成的。解決了供應問題,石油危機也就化解了。

 本世紀的情況也大體如此。2005年卡特里娜颶風使美國石油生產設施嚴重受損,足以觸發第四次石油危機,但小布什動用了3,000萬桶戰略石油儲備,使油價穩定,避免了石油危機的發生。

 現在的油價最高已超過140美元一桶。如從2001年的18美元算起,漲了7倍多。近一年來,油價已上漲一倍以上。美國雖然聲稱未來要減少對石油進口的依賴,但它不但不願意像過去一樣兩次動用戰略石油儲備,反而表示要在未來20年內把2.7億桶的石油儲備擴大一倍。因此華爾街投資銀行高盛預測未來半年到兩年,油價可能揚升至200美元一桶。

 由此看來,現在正動用石油武器的並不是OPEC,而是製造短缺、鼓勵炒作的美國自己。美國之所以這麼做,可能有以下原因:(一)布什和切尼分屬美國石油財團,油價上漲可增其暴利。(二)美國可通過印刷美元來增加其石油儲備,但中國卻不能這樣做,提高了中國建立戰略石油儲備的成本。(三)美國次貸泡沫爆破,加上增加石油儲備,刺激美元貶值,可使中國和其他國家的美元儲備縮水。(四)油價上漲使開發生物燃料成為可能,糧價上漲減少美國財政補貼,又可以製造糧食危機來擴大美國作為農業大國的影響力。(五)中國是世界工廠,油價上漲必然增加中國製造業成本,影響出口貿易競爭力,可能增加失業,影響經濟增長,暴露社會各種問題,使中國處於失利的局面。

高油價或在半年之內回順

 但是,美國的算盤也未必打得準,理由是:(一)中國雖然要建立戰略石油儲備,但並沒有時間表,如果可以選擇的話,在油價回落時更為划算,未必要高價搶貨。(二)人民幣升值,抵銷了美元貶值、油價上漲的部分壓力,中國上月下旬已將汽油、柴油、航空油每噸分別提價1,000元人民幣(16%)、1,000元(19%)和1,500元(25%),可以減少需求。(三)中國渤海和東海油田正在開發,可以減少進口需求。(四)伊拉克社會秩序正趨穩定,油田正恢復生產,可以增加供給。(五)其他OPEC國家如沙特阿拉伯願意增產。(六)各國正在加速發展節能科技,中國也是如此。(七)中國正在擴大水電、核電、太陽能、風能的比重,減少乃至消除燃油發電。(八)中國也正在提高服務業、減少製造業在GDP中的比重。最為重要的是,美國布什奉行的弱美元、高油價政策只有不到半年的壽命,布什攻打伊朗的意圖在國會正受到強力的制衡,不大可能通過地緣政治緊張再刺激油價。因此,油價有可能在半年之內回順。(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