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08年7月9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獲派首志願 家長照叩門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7-09]
放大圖片

 ■汪嘉縉(中)雖獲派首志願,但他未見太興奮,反而撲到沙田蘇浙公學「叩門」。 本報記者莫雪芝 攝

 【本報訊】(實習記者 鄧啓麟、記者 劉美顏)很多家長都認為「好學校」等於「有前途」,就算派得首志願的中中,一樣有家長不滿派位結果,要四出叩門,追求心目中「最好中的最好」,造成不少英中大排長龍,部分學校出現40、50人爭一個學額。不過,有校長表示,由於今年適齡升中學生較去年少5,400人,故叩門申請明顯較去年減少。

出生率降 叩門人數減

 沙田蘇浙公學是英中,去年約有300人「叩門」,今年度上午只收到約250個申請,明顯較去年少17%。校長陳漢齡表示,因為出生率下降,加上今年有近9成學生派得首三個志願,故「叩門」人數減少是可以理解的。他指,今年叩門競爭的激烈程度雖然所有紓緩,但對申請該校叩門位的學生而言,仍要「過五關斬六將」,申請人要通過面試,才會獲准參加同日下午筆試,有關學生只有150人,最後各人會爭奪約10個叩門空缺。

 據了解,其他英中如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則吸引了逾200人爭逐5個叩門位,逾40人爭一席;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則約有150人申請5個叩門位,約30人爭一席。部分屬於地區名校的中中,亦很有叫座力,如馬錦明慈善基金馬可賓紀念中學,亦有250人申請叩門,反應踴躍。

 小六生汪嘉縉由於英語水平一般,故家人替他選了一所中中作為第一志願,結果成功獲派該校。雖獲派首志願,但他未見太興奮,反而撲到沙田蘇浙公學「叩門」。汪的祖父表示,一年多前已開始聘請外籍教師訓練孫子說話技巧,每星期3至4堂,為的就是應付升中派位面試。汪嘉縉在班內考第1名,全級第10名,祖父早前已參加了蘇浙公學的講座、開放日等,最後還是認為英中比中中更適合孫兒,因此仍選擇「叩門」。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