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建峰
英國有調查說暑假應當廢除,因為對於處身社會低層的學生而言,暑假往往是荒廢學業之期,能力較弱的學生,往往一個暑假後「打回原形」,把學過的東西全都自動退回給老師,於是老師又要再一次努力了。
這個研究結果,我想大部分老師都會覺得「早知喇,使你講」,不過,因此而支持還是反對廢除暑假呢?我想當中有很強烈的「階級特質」。
特別是教導程度較低的學生的老師,對此的感受就更深。因為在香港的情況,每逢暑假,學生能否借這個機會自我成長,很大程度都是錢作怪。對家境富裕的家庭而言,暑假往往是小朋友的另類學習,沒有一個長假期,如何可以參加遊學團呢?一個暑假回來,各個同學都帶住不同的異國風情及手信回來,你摸過企鵝,我見過金頂佛光,順便講解一下生物學和光學,對學生而言,這樣的暑假真的很有意義。
可是,窮苦學生呢?今天的社會環境不似五、六十年代,首先即使家境不佳,父母多半都不准兒女每天在街上亂逛,因為總覺得周圍都是壞人。何況,都市化得這麼厲害,哪還有過去的小朋友般,可以在家附近親近大自然,從而有另類體驗呢!
「落街」,往往都離不開「商場」,而這種「銷金窩」,不是窮孩子的地方。
更惡劣是困在家中的活動。雖然說窮,但是有電視、有電腦,已經是生活的必需品了。小朋友長留在家,最容易打發時間,不是看電視,就是打電腦遊戲,不然就是在網上聊天,全都是劣質娛樂,卻又是最不花錢的。個半月下來,學生回到學校,老師問:「你暑假做過什麼?」學生往往答:「無呀,什麼都無做過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