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7月22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戰國各國爭水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7-22]

吳羊璧

 《戰國策》中,有許多水攻的故事。

 最出名的一次,是「六晉」的時候,水灌晉陽城。「六晉」,指當時分成六強的晉國,本來晉很強大,但是權力分別落在六個卿相韓氏、趙氏、魏氏、范氏、中行氏、智氏手中。六卿各霸一方,互相吞併,最後形成三家分晉的局面。在這過程中,智氏消滅了范氏和中行氏,又在晉陽圍住了趙襄子。掘開晉水的河口,淹沒了晉陽城。晉水來勢很猛,一下子把晉陽城淹沒,城牆只有六尺能高出水面。全城都淹沒了。

 智氏說:起初還不知道用水就可以亡人之國,現在知道了,用汾水灌安邑,又用絳水灌了平陽。(原文:「始,吾不知水之可亡人之國也,乃今知之。汾水利以灌安邑,絳水利以灌平陽。」見《秦策四》)。

 中國多山,多河流。大禹的時候治水,以後歷代也都把治水作為重大的事來辦,把水疏導入主要的河道。但是有許多地勢低的地方,仍然要靠堤防,把水隔阻向河道。一旦挖開,立即有大片土地給水淹了。兵家把這作為作戰的方法之一。《三國演義》上有關雲長水淹七軍,抗日戰爭時中國軍方決黃河花園口,大水阻淹了來勢洶洶的日軍。

 《戰國策》上記水戰的故事,還有東周西周的糾紛。

 周朝分成了東周、西周,對立。東周那邊種水稻,那是要有充分的水灌溉的。西周在上游,如果不放水,水稻就種不成了。於是,「東周欲為稻,西周不下水,東周患之。」(《周策一》),謀士蘇子去見西周君,請他們放水,他的游說成功了。蘇子的說詞是,你不放水,他們種不了水稻,仍然可以改種麥,你們不如放水,讓他們種水稻。不過,等他們稻米成熟的時候,出兵去搶割好了。

 原來在農作物成熟的時候去搶割,也是那時候常見的策略。在以農為本的社會,搶糧是個要害。而種米要有足夠的水,於是擁有上游水源的一方,又可以用供水不供水來控制下游的一方。

 春秋戰國的時候,中國處處都是小國,大家爭戰,目的是要奪取土地,取土地又首先考慮那些土地是不是能種糧食。

 楚頃襄王的時候,秦國派白起來攻。楚王派黃歇做說客使秦,請不要來攻,理由是何必使韓、魏在秦、楚戰爭中得到好處,而且秦國來打的地方,都是一些「廣川大水,山林溪谷不食之地。王雖有之,不得為地。」(秦策四),就是說,你們取了這些不能產糧的地方,得了地又算是得到甚麼地呢?

 三晉的時候(韓、趙、魏三分晉國),三晉各在思量如何分智氏的土地,成皋這個地方,韓王考慮不要,因為那裡種不了糧食。「成皋,石溜之地也,寡人無所用之。」(韓策一)。他的謀士段規告訴他,這裡雖然不產糧,但是有用兵的地利,要取。後來,韓國果然由成皋出發佔了鄭國。這時強國開始放遠眼光看問題了。

 這些零零碎碎的故事,讓我們看到,戰國時許多小國在爭地、爭糧、爭水,但各國的爭鬥,最後又形成大一統的趨勢。(大一統雖然是由於出現了一個最強的秦國,但更根本的是秦國能體現了這個時代大趨勢,因而強大。)看來各國在爭鬥中體會到,統一起來,好處更多。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