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7月22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訪遊邊境禁區 沙頭角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7-22]
放大圖片

圖、文:郭志標

 2006年9月7日香港特區政府公佈邊境禁區檢討結果,沙頭角墟及中英街仍保留作禁區,沙頭角區屬下鄉村只有塘肚、新村、木棉頭、蕉坑、擔水坑、山咀及蓮麻坑解禁,2010年實施。

 行山人士對沙頭角中英街並不陌生,有些曾隨深圳的旅行社申請進入中英街旅遊,有些則登上紅花嶺,或徒步鹿頸、鳳坑、谷埔一帶,亦看到沙頭角中英兩地的變遷差異。2003年9月28日,獵影遊參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香港委員會舉辦「童步美好新世界」跨境慈善步行籌款活動,便曾隨主辦單位從禁區界線進入沙頭角。

 沙頭角若不是因不平等條約﹙與1895年中日戰爭有關﹚而被一分為二,地方範圍很大。在清代有桐蕪墟,位於華界沙頭角內,清末民初易名為東和墟。現在香港的沙頭角墟巿只是後來沿著河界發展起來。

 成立東和墟之時,沙頭角各村落乃組織十約,負責策劃。每次開會,均由十約各派代表出席,決定一切。當時,沙頭角除了萊洞村、大塘湖村、鳳坑村﹙地圖稱鳳坑﹚、谷埔村、吉澳村不加入外,其餘各村加入如下:

第一約:沙魚涌各村。﹙華界﹚

第二約:鹽田各村。﹙華界﹚

第三約:上下保﹙牛欄窩、暗徑、沙井頭、元墩頭、官路下、山咀﹚。

第四約:蓮麻坑。

第五約:擔水坑、新村、木棉頭、塘肚山、沙欄下、榕樹澳。

第六約:上下麻雀嶺、石橋頭、鹽灶下、大塱、烏石角。

第七約:上下禾坑、坳下、萬屋邊、崗下。

第八約:南涌、鹿頸、雞谷樹下、南坑尾、七木橋、石板潭。

第九約:又名慶春約,有荔枝窩、鎖羅盤、三椏、梅子林、蛤塘、小灘、牛池湖。

第十約:又稱南約,有烏蚊騰、橫山腳、阿媽笏、涌尾、涌背、金竹排、橫嶺頭、大小滘、九擔租、苗田仔、紅石門、坭頭石。

 自1898年後,十約中的南部八約租予英國後,村民往來不便,兼且後來有些村民往海外謀生。十約的維繫,日趨薄弱,較活躍為第七約,即慶春約,仍然保存十年一屆太平清醮,最近一次於2001年11月3日至5日舉行,由荔枝窩、鎖羅盆、三椏、梅子林、蛤塘、小灘、牛池湖七村合辦。

 多年來由英方至回歸祖國了,沙頭角仍列入邊境禁區內,由中英街至蓮麻坑沙頭角海沿岸設立禁區界線,石涌坳至沙頭角墟範圍劃為禁區,並在石涌坳設有邊防檢查站,進出須出示香港警務處發出禁區紙。對外交通陸路有小巴往來上水經粉嶺。水路有沙頭角公眾碼頭,這裡有定期街渡往吉澳。

 沙頭角背枕大小梧桐山,與紅花嶺為鄰,迎對沙頭角海,對岸由東向西見有坳背嶺、石芽頭、尖光峒、減龍脊、八仙嶺群峰、龜頭嶺、海背嶺及烏石角,鄉村有谷埔、鳳坑、鹿頸、南涌等地方。沙頭角內有香港房屋協會興建的「郊區公共房屋」共有51幢,附近有三間廟宇(兩間天后、一間協天宮)、而鄉村有崗下村、山咀村、菜園角、元墩山。對於喜歡歷史文化朋友這是值得一遊地方。

行程介紹:

 從上水有小巴往沙頭角,途經石涌坳須出示身份證及禁區紙。沿沙頭角公路,途經塘肚、新村、木棉頭、擔水坑。在小巴終點下車,旁邊是沙頭角村,有消防局、郵局、銀行,鄉事委員會,在順興街沙頭角中心小學的外圍牆有值得一看的寫實圖畫。

 沙頭角周邊有很多高樓大廈,皆屬華界沙頭角,而有鐵絲網及檢查站不宜亂闖,沙頭角h不遠是崗下村,有鄧氏祠堂(六秀堂),門前有北斗星君碑。崗下村西北方有小徑經3號閘行人隧道通往山咀村,沿途路邊濕地發現有體態特別的細小蜻蜓,翅膀為黑、白兩色,翻查資料是「截斑脈蜻」屬蜻科。山咀村背枕大、小梧桐山,村有五姓族人,姓邱、羅、黃、巫、徐。祠堂見迪禎黃公祠、淑鼐黃公祠,後者與福德祠、觀音殿相連。另外距離不遠有銘隆邱公祠(河南堂)。

 回經沙頭角村或從崗下村出,接蓮麻坑路行經元墩山的沙頭角公立學校,再沿車路直入才抵山咀公立學校。該校原創於1958年,前為山咀村之福德私塾,2003年9月,學校得到政府資助修建為新校。校旁有古樸形制的協天宮﹙門額見光緒二十年歲次甲午季冬﹚,外圍屬學校範圍,若學校關門是不能進入。廟內供奉關帝,而牆上碑刻記載著建廟由來(清道光年間)、東和墟(原碑文)各舖號題銀芳名、鹽田沙頭墟(原碑文)舖號題銀芳名,及有不少村民在外地謀生的中文譯音地名及捐銀外幣幣值多少,可作為研究華僑歷史的資料。

 蓮麻坑路鄰側的菜園角,車坪街,因地近中英街不宜進入,而新樓街尚可一行,對於因不開放政策令大多店舖十室九空,情景凋零,確實令人寄以可惜!隔海經沙頭角公眾碼頭出入的十二條村落,如華僑還鄉探親祭祖,或發展旅遊,均非常不便。

 海濱的鹽寮下村,本是一條沿海邊搭建村落,1957年才被政府認可,比區內別的客籍村莊為晚。經歷幾場風災如1936年、1962年﹙颱風溫黛﹚,令更多漁民在壆上搭建屋居住,自此寮屋區範圍不斷擴大。直至1988年,政府為改善沙頭角環境,將二千多名村民遷徙到沙頭角h居住,而天后娘娘亦搬到現時較大的廟宇﹙沙頭角鹽寮下村,1990年重修﹚,繼續保佑村民,距離不遠便是沙頭角公眾碼頭。

 村民為答謝神恩,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寶誕,都有大肆慶祝,在1997年,更訂下每十年一次,舉辦酬謝天后神恩的大型慶祝典禮,而剛過去2007年11月17日至21日,便是第二屆,各友鄉團體派麒麟、醒獅到賀,使整村及沙頭角熱鬧非常。

 沿海濱行向污水處理廠,另有一間天后廟,稱沙頭角三和堂三鄉七村天后宮,清嘉慶初建沙欄下,逢十年一屆醮會,後經各鄉紳同意成立三和堂分三甲,每年輪流管理。直至中國解放,民風改變,廢除神堂社廟,善心父老再將天后聖母行像遷移,臨時安置圓墩山路邊,後幾年再在銅鼓山建廟三十多年,再因政府發展沙頭角,妨礙天后宮風水,再向政府申請遷移重建於現址,1993年舉行重光典禮。

 至此初步探訪已大半天,隨轉返大街乘小巴離開。

電郵:phohiking01@yahoo.com.hk

網址:http://hk.geocities.com/photohiking0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