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7月23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誰讓東北亞成亞洲的「牙齒」?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7-23]

張智新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公共管理系副教授

 長期以來,人們習慣稱巴爾幹半島為歐洲「柔軟的下腹部」。那麼,東北亞又該是亞洲的什麼部位?想來想去,恐怕只有用「鋒利的牙齒」來形容最合適。東北亞揮之不去的地區張力,也恰如人的上下頜之間,除非不動嘴,否則必有磕碰。這種地區張力,相比於南亞印巴之間、西亞兩伊與阿以之間,恐怕有過之而無不及。

 近來,東北亞局勢那種讓人喜憂參半,或曰亦喜亦悲,甚或無喜無悲的獨有複雜性,再度顯露無遺。這邊廂台海局勢大幅緩和、中日關係持續回暖,那邊廂台灣當局同日本發生釣魚島衝突;這邊廂美朝關係逐步鬆動、半島無核化進程穩步前行,那邊廂朝鮮、日本又開始隔空對罵;這邊廂俄羅斯歸還中國部分領土,那邊廂俄日之間就北方四島問題繼續膠著,甚至出現新的強硬動作;這邊廂中韓之間因奧運聖火傳遞引發的民族風波剛剛平息,那邊廂朝鮮射殺韓國遊客事件突發;這邊廂中日剛剛就久拖難決的東海問題達成妥協,那邊廂韓日獨島問題再度升溫,導致韓日關係劍拔弩張,朝鮮還毫不猶豫地加入爭議漩渦……

按下葫蘆浮起瓢

 再回想稍早時候,在2006年10月朝鮮核試驗之前,半島局勢稍稍和緩的幾年裡,中韓卻和日本因為歷史問題長期僵持,台灣海峽兩岸局勢也是每況愈下、陰雲密佈。從那之後的2年裡,各方都為這種高危局勢所驅使而走到一起,人們原本以為隨著這一危局的解決,特別是台海局勢也大為緩和,東北亞局勢將整體為之改觀時,如今又出現新的不和諧甚至緊張聲音。

 用「按下葫蘆浮起瓢」的中國俗語來形容東北亞局勢,可謂再恰當不過了。同時,東北亞揮之不去的地區張力,也恰如人的上下頜之間,除非不動嘴,否則必有磕碰。這種地區張力,相比於南亞印巴之間、西亞兩伊與阿以之間,恐怕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因果誰能說得清

 對於東北亞地緣張力的成因,許多國際問題專家都曾深入探討過,答案不外乎如下幾個方面:一是歷史因素,東亞各力量主體歷史上的恩怨情仇,特別是冷戰時期兩大陣營對峙較量遺留下諸多難題;二是民族心理因素,各自力量或此消彼長,或同步崛起,以及相互碰撞而導致的民族主義;三是美國因素,作為世界霸主,美國為維護其東亞利益而開展的縱橫捭闔,也是東亞地緣張力之源。

 其實,民族主義因素主要是歷史因素特別是冷戰的衍生物,而美國更是冷戰的一方領頭雁,因此,無論從歷史上追溯,還是從現實力量去分析,東北亞地區張力的根源性力量都只能是美國—包括其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崛起和對世界格局的改變,20世紀爭奪並穩獲世界霸權,20世紀末和進入21世紀對新興力量的防範、利用與遏制。

 許多分析者經常強調美國對東北亞力量均勢形成及其局勢穩定的獨特作用,認為沒有美國就沒有東北亞和平穩定,美國離開的巨大力量真空是任何其他力量,包括中國都無法填補的。殊不知,作為整個亞洲「上下頜」的東北亞,其中的哪一顆牙齒上面沒有美國因素的滲入?我們只看到美國對東北亞的深度介入和勢力盤踞是該地區地緣張力之果,反過來說,美國的侵入難道不是這一地區地緣張力的核心原因嗎?

沒有美國的東北亞?

 1991年蘇聯解體之前,人們可以說美國對東北亞的介入甚至主宰,都是源於兩大意識形態的對抗和兩大陣營的冷戰。同時,也必須承認,美國在東北亞的存在,對於形成台海之間、朝鮮韓國之間、中日韓俄之間乃至各力量主體與東盟之間的相對力量均衡,的確起到了重要的槓桿作用,從而使得東北亞雖是亞洲「鋒利的牙齒」,卻並未惡化成亞洲乃至世界的火藥桶甚或戰爭策源地。

 但是,這種因冷戰甚或世界格局大變動而來的美國介入,在冷戰結束,特別是世界格局再次處於大變動前夜的大背景下,是否仍因為「存在就是合理的」而應該繼續下去呢?一個危重病人的確需要鎮定劑或者麻醉藥物來渡過難關,但難關已過,病情早已發生根本變化之時,我們還能繼續施以鎮定劑、麻醉藥嗎?

 對新冷戰宣揚者們來說,蘇聯和傳統社會主義雖然已成為歷史,但中俄等新興力量仍代表了和美國敵對的意識形態一端,即「威權主義」陣營。列入這一陣營的,甚至包括美國的朋友如沙特、新加坡等。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麥凱恩的外交高參、卡內基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羅伯特.卡岡即是這一觀點的擁躉。對他們而言,放棄東北亞無異於放棄「美國夢」。

 但是,一旦沒有美國,東北亞或許並不如人們想像中那麼恐怖,至少這一地區地緣張力的核心根源將隨之消散,價值觀和經濟利益兩大因素對各主體的整合力量,或許遠遠超乎人們想像。

 對東北亞各方,乃至整個亞洲而言,一個沒有美國的東北亞真的不可想像麼?(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