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7月26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古典瞬間•跨越生死的智慧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7-26]

姚永輝

 死亡,像一個幽靈存在於人們的內心,它不時地通過各種形式提醒我們直面生命終結的宿命。因此,詩人李白在鏡中驀然發現自己華髮皓然之時,誇張地驚呼其為三千丈愁絲。生命流逝卻無所作為的惆悵使詩人和疲憊憂慮的現代人之間產生了對話的可能。面對痛苦、超越生命:哲人們試圖用他們的智慧重新詮釋死亡,賦予生命本身以更多的遂順與安康。

 近讀《列子.天瑞》,邂逅了三個有關生死的故事:

 孔子遊泰山之時,遇見穿著粗劣的榮啟期正鼓琴而歌,孔子問:「先生為什麼這樣快樂呢?」 榮啟期回答說:「生命短暫之甚者,乃死於母親腹裡或繈褓之中,我卻能夠活到九十歲,難到不值得快樂嗎?死亡是人生終結的必然,處常得終,當何憂哉?」

 孔子路遇年近百歲的林類,此時他正在田裡邊唱歌邊撿拾稻穗,學生子貢對林類「死期將至」卻「樂而拾穗行歌」感到疑惑不已。林類笑著說:「與我而言,死亡是快樂之事,人們卻往往為之憂愁。」又說:「生死輪迴之間,彼此難分,雖然死在這個世界,也許又會在另一個世界獲得重生呢。執著地謀求生存說不定正是另一種迷惑啊,你怎麼知道死亡不比活著更好呢!」

 面對瞬息將至的死亡,兩位老人所持的理由雖然不一,但都選擇了坦然面對。也只有擺脫了對於生的無限貪求,人才能輕鬆地享受生命。子貢和孔子的一段對話也說明了同樣的道理。

 子貢對學習感到厭倦,向老師抱怨道:「我好想休息啊!」孔子回答說「生無所息」,只要一息尚存,便必定要無休止地奔波煩累,死亡才能最終給我們帶來安寧與寂靜,然而人們卻只片面地認為活著是好事,死亡是惡事,而不知人生是痛苦的旅程,死亡是安逸的休息。

 古人正是通過對「生為徭役、死為休息」的詮釋來表達樂天知命、隨和優游的人生態度,所以,莊子妻死卻鼓盆而歌。對同一事物,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照,會讓我們收穫「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愉悅,原本為生命的短暫而憂愁困擾的我們在讀到這些故事的時候應該會感到釋然吧!對於生命的種種,最好泰然處之,過分的妄想和貪慾只能為短暫的生命施加不可承受的重擔,對死亡日復一日的焦灼反而會使我們陷入更加陰鬱的泥潭,迷失自我,忽略此間的美好,消解生命本真的意義。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