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9月3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子女難學普通話海歸精英擬北返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9-03]

 【本報訊】(記者 吳玫)中國的家庭觀念中,下一代的教育總會被優先考慮。昨日出席論壇的海歸學人被問及5年後是否仍留在香港時,不少人都坦言有北上回歸的計劃。除了看好內地經濟、發展機會更多外,他們覺得為孩子爭取學習普通話的環境更加重要,並指正是由於缺少這類學校,令許多海歸精英都對香港望而卻步。

 中信資本首席執行官張懿宸曾組織約40位香港金融界的海歸學人成立「海歸會」,發現大家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孩子的教育。為了保證普通話和英文的訓練,大部分人都將兒女送到一些注重普通話教育的國際學校。張懿宸表示,他和朋友曾想過向政府建議,希望獲批一塊閒置土地,並親自到北京、上海等地招聘師資,「就算是香港本地的朋友聽到這個想法後,都表示要送孩子來唸書,可見這種需求顯而易見!」但他笑言,自辦學校目前尚只屬於「理想主義」的狀態。

 隨丈夫從美國歸來、現任家庭主婦的袁滿表示,若不是因為丈夫在港從事金融交易工作,一定會為孩子的教育而馬上離港,「現在連外國人都在學說普通話,香港卻難以找到這樣的學校!」她認為多數海歸學人對孩子的期盼,不是在內地發展便是走向國際,因此普通話和英文同樣重要。

普通話英文同樣重要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執行官方方來港已經14年,他指自己對香港自由又多姿多采的都市生活非常滿意,「但唯一要雞蛋裡挑骨頭的話,就是子女的教育問題」。他苦笑著抱怨,家裡一直為孩子到哪裡上學而煩惱:留在香港唸名校、國際學校,或者送到深圳、還是北京呢?方方希望自己的孩子日後能考入內地大學,「但香港的教育體制完全不同,這裡甚麼時候能有一個Beijing International School(北京國際學校)?」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