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9月18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文山戲夢:描寫門徒故事《聖經》筆法簡練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9-18]

羅 菁

 上課時,談及文學手法,有時我會用《聖經》這類非文學材料。一次,一位同學忍不住問:「聖經不是文學吧?你是不是有點離題了。」哈!終於給我等到這樣的問題!

 剛好那次我講寫實主義,表現手法著重提出客觀的證據,如果寫一個人很衝動、直率,作者要以事例來舉證。趁此機會,我便以新約的西門為例,看四福音的作者如何突顯他這些特色?

 據〈約翰福音〉記載,西門聽到兄弟安德烈跟了耶穌一天,回來說:「我們遇見救世主。」他便隨兄弟去拜師。這記載也太不合理了吧!今天,若有人向你報告:「我們遇見救世主。」你會覺得這個人思覺失調。不過,對亡國幾百年的猶太人來說,救世主就等於革命英雄,救他們脫離當時羅馬政權統治,不用繳付重稅,不用背棄傳統去拜他們不相信的凱撒大帝。他們的古經卷上預言救世主將要出現,這預言就連管治的地方君主希律王也信得入迷。所以作者約翰沒有解釋西門為甚麼去見耶穌,因為那是當時人盡皆知的背景。

師徒相見 約翰只記改名一事

 接著師徒相見的場面,作者約翰只寫了:「你要稱為璣法。」璣法是當時猶太人用的亞蘭文,翻譯成當時的希臘文就是彼得。想想看,拜師的場面有多少可記的事,記改名一事有甚麼意義?原來猶太人的先知比喻他們的救世主為磐石,而璣法和彼得的意思都是石頭。就是用這種簡練的筆觸,作者約翰已點出了他們師徒之間的關係。換一個三流作者來寫,可能會這麼說:「耶穌一看到西門,就覺得他氣宇不凡,勝於他以前收過的徒兒,安德烈的介紹果然不錯。他心中暗喜,禁不住對彼得說:『我是大石,你是小石!』,並著眾徒兒一一拜過『大師兄』。」四流的作者還怕讀者不明白,再跳出來說一段:「你看,這初見面已露端倪。日後,師徒果然發展一段異常親密的關係,最後耶穌連他在天家的門匙也交了給彼得呢。」

 彼得哪裡是甚麼氣宇不凡之人!另一位作者馬太記載,一天晚上,十二門徒乘船。海上忽然起了大風,那些漁夫出身的門徒努力搖櫓,與浪搏鬥。這時,有人在滔天巨浪中,向他們走過來。他們更是害怕,以為遇上鬼怪。忽然,有聲音向他們說:「你們放心,是我,不要怕。」他們才認出那是他們的夫子耶穌的聲音。注意,馬太沒有說:「於是他們靠近一看,發現是耶穌」。因為那是晚上,烏黑一片。這裡只有聽覺的描寫才是合理的,否則就是胡扯。

馬太突出了彼得好奇衝動

 這時,彼得竟沒有向耶穌要求立刻停止風浪,或是幫忙搖櫓;反而說:「如果是你,請叫我從水面上走到你那裡去!」不管他出於甚麼動機,起碼別的門徒都沒有同樣要求,作者馬太藉此突出了彼得好奇與衝動的個性。接下來一段寫:

 耶穌說:「你來罷。」彼得就從船上下去,在水面上走,要到耶穌那裡去,只因見風甚大,就害怕,將要沉下去,便喊著說:「主啊!救我。」耶穌趕緊拉住他,說:「你這小信的人哪,為甚麼疑惑呢?」

 原來這是信心的測試!因為不管彼得抱的是甚麼動機,都要有一個先決的條件,那就是牽住老師的手,才不會被浪捲走。誰知,他一踏足巨浪,就嚇昏了。可見他動作快於思想。馬太沒有用過甚麼形容詞,而是舉事為例。

 約翰與馬太以比喻、動作,便交代人物的關係,埋下情節的伏線,也勾勒人物的個性,簡約而富有詩意。誰說文學手法只可取經於文學?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