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皇家歌劇院總裁東尼.賀爾
要將香港發展為有文化內涵的城市,必須改革長期以來被嚴重忽略的文化管治,強化現行制度。首先,必須釐清文化管治對象不是文化活動或藝術創作者,而是針對文化管治架構機制,包括藝術市場推廣、藝術資助策劃、文化資產管理以及文化網絡聯繫。
文化管治目的是有效運作這些機制,推動官民間共同建構更廣闊藝術自由創作空間,培養港人的文化觸覺及欣賞藝術能力,加強對文化事業的投入、參與和承擔,確保文化的延續。
不過,一直以來,香港卻偏偏缺乏文化領袖。香港也許有許多管理專才,但說要有文化視野,能以創意來改革及打破現存行政主導、政府一手包辦文化藝術資助、管理、推廣及統籌的一面倒格局,還要看香港有沒有一些「Think Big」的文化領袖。
東尼.賀爾(Tony Hall)加入了皇家歌劇院7年,他認為文化領袖最重要是勇於冒險和創新。「文化領袖的膽識和商業頭腦絕不下於一般企業家。」
東尼.賀爾指,作為文化機構管理人,必須與藝術家互相分享意見,給予他們冒險空間。「亂局是很難管理,又容易出錯,但搞文化工作有如表演轉碟雜技,要成功便須冒險。」他的劇院每兩年便有新歌劇出爐,最近最新劇目《暴風雨》更大膽創新,邀來真正的問題青年充當演員。「只有他們能表達出人生改變的感覺,觀眾也為他們的演出感到自豪。」
東尼.賀爾解釋,這些出位項目管理風險十分大,經常面對前路迷糊的境況,但唯有與藝術家緊密合作,找其它機構協助解決技術困難。出色的文化領袖必須看成本做人,要懂得與商業贊助商打交道,但同時也要明白觀眾需要。「近年英國美術館開始免費入場,文藝普及化看來是大勢所趨。」
他又認為,文化領袖不但要應付內部管理,亦要向外展望,並與現今的數碼世界接軌。他表示,90年代曾在英國廣播公司工作,當時正計劃加強廣播幅蓋面,卻遭部分觀眾反對,認為高質素節目只能在收費台播出。「當互聯網出現後,該公司已作出全天候數碼廣播,再也沒有人反對。今天,我覺得可以把劇院的歌劇節目現場直播。」最初,他計劃與本土的廣播公司合作,卻遭對方反對,後來劇院便索性自設廣播公司,最後獲得空前成功。
「除了膽識外,團隊精神亦十分重要,觀眾為台前演員拍掌,其實要後場整個團隊合作才能成功。文化領袖要並不能固步自封,必須懂得進行市場評估和廣告推廣,眼睛不能單單注目在舞台上。」他強調,就算文藝活動以商業手法經營,也要尊重藝術和藝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