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羊璧
回到原來的話題,談中國古時的民主作風。
為了準備赤壁之戰,東吳舉行了一場大辯論。大辯論的結論不是經由眾人作出,而是孫權一槌定音。我把這情形稱之為「孫權模式」。
其實孫權並不是一個不聽意見的人,以他的名字擔當這個模式並不恰當。但因講赤壁,就用上了他。
在這裡,倒不妨借此機會,看一看古代君王與諍臣之間的關係。孫權能聽意見,他又有不少很耿直的謀士。他們之間,是怎樣磨合的呢?到底有沒有機會磨合出一個比較民主的模式呢?
孫權與謀士之間的爭論,有時很激烈,雙方的表現也很有趣。
最有趣的是張昭。張昭在孫策(孫權哥哥)時已經是重要的大臣,以長輩的身份輔助孫權。在孫權面前,常常「辭氣壯厲,義形於色」,這表示他很敢言,非常堅持。但是,他與孫權之間,能不能有一個民主的方式來作決定呢?沒有。有一次雙方意見不同,爭論得很認真,孫權氣得「案刀而怒」,帶著氣,按著刀來說話,說,我對你是夠尊重的了!(「孤之敬君,亦為至矣!」)張昭盯著孫權久久,再一次表示自己是在「竭愚忠」,「知言不用」也要這樣堅持,說得「涕泣橫流」,最後孫權「擲刀致地,與昭對泣」。大家作這樣的感情交流,哭哭啼啼,這個場面,拍電影的話,戲劇性夠高。
冷靜看一看,雙方都是想把事情辦好,辦得正確,動機都是正面的,只是看法不同。那麼,為甚麼就不會想到聽更多人意見,而且用表決的方式,由「大多數」來作決定呢?
中國古時就是沒有這種思維,沒有或極少這樣的實例,這種思維從沒有好好啟動過。
張昭不只一次與孫權抗爭。沒辦法,只能一對一的抗爭,不過每次方式不同。
有一次,孫權過分飲酒(他與眾同樂),張昭認為飲酒不能飲成這樣,就「正色不言,出外車中坐」,很煞風景,給孫權澆冷水。
又一次,爭論外交上的問題,(公孫淵說要依附孫權,張昭判斷公孫淵只是在利用東吳來對抗曹魏),孫權要派兩個使者去公孫淵處,張昭認為萬萬不可。孫權堅持派出去了。張昭賭氣,不上朝。孫權也賭氣,叫人用土塞住張昭的大門口,張昭就在門內再加封一層。大家堅持之際,消息傳來,兩個使者給公孫淵殺了,證明孫權錯了。孫權承認錯,去請張昭上朝,張昭氣未消,說病了,不去。孫權又生氣,在他門口放火,張昭把門嚴嚴關住。鬧了好一陣子,張昭才上朝。
雙方可以這樣爭論,堅持,作出對抗行動,又有節制。你看,在這樣的基礎上,轉轉腦筋,想出個民主決定的辦法,在朝會上解決,不行嗎?
如果說孫權完全不朝這個方向想,也不是。有一個例子,有一次爭論,孫權又與張昭意見不同,孫權「默然」,然後問旁邊的顧雍意見,顧雍答「臣之所聞,亦如昭所陳」。支持張昭。孫權終於採納了張昭的意見。(吳書,張顧諸葛步傳)。看,這是以二對一票作決定,不過只是個例,沒有發展成為制度。
說到底,古代的想法,還是要由最高一人,作最後決定,才好。這個想法,動搖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