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1月1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文學漫步:古代字典「反切」注音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1-11]

黃志強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

 沒有電子發聲辭典的年代,工具書會以「德紅切」來標示「東」字的讀音。這種「反切」注音法,利用兩個字來拼成另一個字的音。反切上字與所切之字聲母相同,反切下字與所切之字韻母和聲調相同;即上字取「聲」,下字取「韻」和「調」。很多人不明白這個原則,誤以為把切語上下字很快很急地讀,就可以拼得準確;結果反切上字的「韻」和反切下字的「聲」造成梗塞,使反切上下字不能連讀而成一音。清人李汝珍在《音鑑.反切總論》中說:

 反者,《毛詩.衛風》箋云:「覆也」;切者,《淮南.原道》注云:「摩也」。所謂反切者,蓋反覆切摩而成音之義也。

 據此可知,「反」和「切」在實際意義上沒有甚麼分別,都是以二字拼合成一音之法。一些清代學者(如顧炎武、戴震、王念孫等)以至今日一些音韻學家,都誤以為唐以前稱「反」,安史亂後,唐人因「反」字與「造反」語帶相關,乃改「反」為「切」;但敦煌所發現的唐寫本《唐韻》和其他一些唐代書籍都不避「反」字,可見諱言「反」字也不過是唐代某一時期所特有的現象罷了;而《顏氏家訓》中已用「切」字,可證「切」字此一寫法並非始於唐代。

 至於「反切」起於何時,大致有兩種不同的說法。《顏氏家訓.音辭篇》、陸德明《經典釋文.敘錄》和張守節《史記正義.論例》,都認為「反切」創自漢魏間的孫炎;但章炳麟指出《漢書.地理志》應劭注已有反切,因此認為東漢時已有切語。大抵東漢時人翻譯佛經,了解到梵文的拼音原理,逐漸明白字音是可以分析的,於是開始用反切之法來拼注字音。

《說文解字》本身沒有反切

 成書於東漢的《說文解字》,本身沒有反切,許慎認為某些字應注明讀音時,則用「直音」。《說文》一書所用的注音術語包括:

(一) 「讀若」:如「,讀若樹」,說明「」字與「樹」字是同音字。

(二) 「讀若某同」:王筠《說文釋例》以為「凡言『讀若某同』者,當是『讀若某』句絕,『同』字自為一句」,如「丌,下基也。薦物之丌,象形。凡丌之屬皆從丌,讀若箕,同。」因「箕」字古文作「其」,而戰國古文中「丌」、「其」通用無別,所以說「丌」、「箕」二字音義相同。

(三) 「讀與某同」:如「雀,依人小鳥也,從小隹,讀與爵同」,指出「雀」與「爵」同音,但不同義;「雀」為小鳥,而「爵」乃禮器。

(四) 「從某、某亦聲」:如「吏,治人者也。從一、從史、史亦聲。」古人造字之初,「史」、「吏」原為一字,後來才孳乳分化,所以二字音義皆同。

(五) 「從某、某省聲」:如「瑑,圭璧上起兆瑑也。從玉、篆省聲。」指出「瑑」、「篆」音義皆同。

 今本《說文解字》的反切,乃徐鉉據孫愐《唐韻》加注於每字之下,與漢代讀音不符。至於「直音」之法,其實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同音的只是一些僻字,那麼注了音也等於沒注;如果找不到同音的字,就更無法可想了。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新聞專題

更多